华文文学是发展着的概念 在中国大陆,一般都认为,“华文文学”的正式命名,始于1996年在庐山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这里有一个曲折的过程。1982年广州暨南大学召开的第一届香港台湾文学研讨会,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从零散的个人的学术行为,转化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科性建设的开始。但很快人们就意识到,最初被作为“台湾作家”研究的诸如聂华苓、於梨华、白先勇等,他们更确切的身份是从台湾移居美国的美籍华人作家;与此同时,正在复苏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也进入与东南亚诸国交往密切的广东、福建学者的视野。于是,1986年深圳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便在“台湾香港”(第五届的中山会议增加了澳门)之后,添了“暨海外华文文学”,以示研究视野的拓展。然而,“台港澳文学”是中国文学,而“海外”则是别国的文学,二者并置既拗口,也易引起争议。于是,便有了第六届会议以“世界华文文学”的易名。但重新命名后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并未脱离原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框架和轨迹,无论观察与分析的对象、视角或方法,并没有产生具有结构性意义的改变。 在海外,对漂离母土的华人及其族裔文学的关注和讨论很早就开始,但大都是对于具体作家创作的批评和介绍。1989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华文文学大同世界国际会议”,其“大同世界”的会议主题,和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在内的与会者的广泛性,使它具有了整合性的视野和意图。在这次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华文文学整合性建构的论题,诸如“多元文学中心”、“双重经验书写”等等,对后来华文文学的研究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稍后,美国柏克莱大学的亚裔系,连续两届以“开花结果在海外”为主题,举办了华人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虽然如会议主题所示,关注的重心是“开花结果在海外”的华人文学书写,但参与者的广泛性和论题的深入前所未有。2006年春天,由王德威主导的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邀请来自美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的华文作家以及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又举行了一场题意深远的“华语语系文学研讨会”,从另外一个视角,与中国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展开对话。其论题包括中国经验与中国想象在地域、族裔、社会、文化、性别的移动与转化,华裔子民移徙经验和典籍跨越,翻译与文化生产,多元跨国的现代经验的世界想象等等,对“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的内涵,提出了新的理论阐释。 回顾从国内到海外的华文文学研究进程,有几点想法: 一、华文文学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从对其命名到诠释的游移不定,歧义互见,都说明它尚不成熟。不同的论者,不同的视角,常会有不同的诠释。即使同一论者的前后表述,也常有不一致,甚至相左的地方。这是一个新的学科必然经历却又急需走出的过程。 二、国内和海外的华文文学研究,存在着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上的某些差异。就其对象而言,国内的研究往往把中国大陆的文学摒除在外。这自然有着“世界华文文学”这一概念缘自“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背景。然而,中国大陆本土文学的“缺席”,不仅使号称“世界”的华文文学研究成为一种“不完全”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在世界华文文学格局中,中国大陆本土文学与其它地区和国家的华文写作“对话”的缺席。而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中,这种“对话”十分重要,是华文文学研究必须具备的条件。王德威在其“华语语系文学”观念中,就十分强调这种“对话”。实际上,由“对话”所呈现出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创作的差异,正是它们获得独立生命和价值所在。 三、国内的研究往往不将华裔的非华文写作包含在内。在国内的学科谱系中,华裔的非华文写作,主要是外文系学者关注的对象,因此,便有了“华文文学”还是“华人文学”的命名之争。尽管这种现象近年已有所改变,但它仍然说明,国内的华文文学研究,是以华文书写为界定的。其关注的中心,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在文学书写中的回归与变异。而华裔的非华文书写,核心不在语言而在创作主体的族性,更多关注的是华人族属身份所包容的文化、在异文化土壤中的隔代生存与变化以及如何将华族的文化身份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源,从而在多元文化的网络中构建华族的文化地位。 四、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文化都是华文文学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只不过其侧重面各有不同。中国大陆的学者最初更关心海外华文书写的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在异文化时空环境中的融合与变化,是近年才逐步得到重视的主题。而海外“新移民”作家,如陈瑞琳所表述的,是在生命的“移植”中对母体文化进行“放弃”和“寻找”,在摆脱“家国文化”的心理重负中,“重新审视和清算自己与生俱来的文化母体,从而在新的层面上进行中西文化的对话”。[1]而王德威的“华语语系文学”观念,是在中文书写的越界和回归中,作为一个辩证的起点,探讨“中文书写如何承载历史中本土或域外书写或经验,多元跨国的现代经验如何在歧异的语言环境中想象中国—华人—历史”。简言之,中国大陆学者更多注意的是文化传承与变异中的异中之“同”,而海外学者的观察,更多的是集中在文化延播与变异中的同中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