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中国文学系,早在1929年春季就由朱自清始开“中国新文学研究”的课程①。据1929—1930年度《清华大学一览》中《大学本科学程一览》中的中文系教师名录所示: 教授:杨振声(系主任)、杨树达、朱自清、黄节、陈寅恪、刘文典 讲师:赵元任、钱玄同、俞平伯、容希白、张煦 教员:邹树椿 助教:浦江清② 赵元任、钱玄同因是兼职,只能按讲师聘任。从教师的基本情况看,这时清华中文系教师赵元任、钱玄同、杨振声、朱自清、俞平伯都是新文学作家。朱自清也是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时间最长的教授,他的知识结构、文学理想和办学理念对这所大学的中文系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学系的目的与课程的组织》中明确指出“中国文学系的目的,很简单的,就是要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学”③。要达到这一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们的课程的组织,一方面注重研究我们自己的旧文学。一方面更参考外国的现代文学”④。 这里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下边所引1930年编印的《国立中央大学一览》中的《文学院一览》的“绪言”是用文言写成。清华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说明是白话文。这是两所大学中文系的不同之一。 第一年:国文(杨树达、张煦、刘文典、朱自清)、英文、中国通史(历史系课程)、中国文学史(朱希祖)、公共必修科乙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西洋通史、现代文化择一)、任选课 第二年:文字学(容庚)、音韵学(赵元任)、赋(刘文典)、诗(朱自清)、文(上古至秦,下学期)(杨树达)、英文、古书释例(上学期)(杨树达)、任选课 第三年:中国音韵沿革、词(上学期)(俞平伯)、戏曲(上学期)(俞平伯)、小说(俞平伯)、文(汉至隋)(刘文典)、文(唐至现代)刘文典、西洋文学概要(外国语文学系课程)、任选课 第四年:文学专家研究(黄节、张煦、杨树达)、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西洋文学专集研究(外国文学系课程)、任选课 选修科目(各年级):修辞学(下学期)、中国新文学研究(下学期)(朱自清)、当代比较小说(杨振声)、乐府(黄节)、歌谣(上学期)(朱自清)、高级作文、古书校读法(上学期)(杨树达)、目录学(下学期)(杨树达)、文选学(下学期)、国故论著、佛经翻译文学(陈寅恪)⑤ 中国新文学研究、当代比较小说、歌谣、西洋文学专集研究等特色课程,是此时清华中文系所高标的创新性和时代性。所以后来杨振声特别提到:“西洋文学概要、西洋文学各体研究、中国新文学研究、当代比较文学及新文学习作也都是必修,选修课中又有西洋文学专集研究,这在当时的各大学中,清华实在是第一个把新旧文学、中外文学联合在一起的。”⑥ 朱自清在1931年6月1日《清华周刊》第35卷第11、12期上发表有《清华大学的中国文学系概况》一文,他说在1928年杨振声主持中文系时,就提出了一个新的目的:“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学”⑦。他说现代各大学的国文系,或中国文学系的课程,范围往往也很广,除纯文学外,更涉及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他们所要造成的是国学的人才,而不一定是中国文学的人才。对于中国文学,他们所要学生做的是旧文学研究考证的工夫,但在这个时代,这个青黄不接的时代,觉得还有更重大的使命:这就是创造我们的新文学。本系的同学也可以有不能或不愿从事新文学,却喜欢研究旧文学的人,我们应当让他们自由地发展,但希望大部分都向着我们的目标走近。 鉴于此,他们所开的新课程为:当代比较文学、中国新文学研究、新文学习作⑧。朱自清去世后,在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1948年10月第3卷第5期刊出了“朱自清先生纪念特辑”,许多新文学作家、学者都写了悼念文章。杨振声有《为追悼朱自清先生讲到中国文学系》一文,其中针对新文学如何进大学中文系课堂,与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关系等实际问题,作了说明: 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在大学中新旧文学应该如何接流,中外文学应该如何交流,这都是必然会发生的问题,也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可是中国文学系一直在板着面孔,抵拒新潮。如是许多学生在徘徊中,大部学生在困惑中。这不止是文言与语体的问题,而实是新旧文化的冲突,中外思潮的激荡。大学恰巧是人文荟萃,来调协这些冲突,综合这些思潮所在的,所以在文法两院的科系中,如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各系都是冶古今中外于一炉而求其融合贯通的,独有中国文学与外国语文二系深沟高垒,旗帜分明。这原因只为主持其他各系的教授多归自国外;而中国文学系的教授独深于国学,对新文学及外国文学少有接触,外国语文系的教授又多类似外国人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与文学常苦下手无从,因此便划成二系的鸿沟了。 ………… 朱自清先生是最早注意到这问题的一个。……系中一切计划,朱先生与我商量规定者多。那时清华国文系与其他大学最不同的一点,是我们注重新旧文学的贯通与中外文学的融会。⑨ 最后,杨振声特别强调新文学的作用和意义。他说:“我们若没有新文学,不可能有新文化与新人生观,没有新文化与新人生观,也就不可能有个新中国。因为新文学,在一种深刻的意义上说,就是来创造新文化与人生观的。先有了这个,咱们也才能有个新中国。”⑩因为在杨振声之后,朱自清继任系主任,杨振声说“我们商定的中国文学的新方向始终未变”(11)。后继的系主任罗莘田(常培)、罗膺中(庸)、闻一多都保持和发扬了这一“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