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4;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7-0030-07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纲要》同时也提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作为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中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简称“直属高校”),无疑承载着《纲要》的目标与希望,是国家科技创新所依靠的核心力量,理应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两支队伍的现状如何?各自潜力发挥的优势何在?投入产出的效能怎样?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各自的功能差异,寻找合作和发展的途径。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人员投入及其结构比较 1.人员总体情况 中科院网站显示①,2006年末② 中科院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为4.7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万人,占在职职工的72%。教育部直属高校司网页资料显示,直属高校教职工总数为28.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7万人,占44.85%;科研人员1.66万人,占5.84%,两者之和为14.36万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0.69%。可见,直属高校的总人数是中科院的6倍多;但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却比中科院低近20多个百分点,这是因为高校除教师和科研人员外,还有大量的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工勤人员和其他附属单位人员。若将这些人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统计在内,则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76.6%,与中科院差异不大。 2.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情况 中科院3.4万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8万(正高级0.54万),占40.6%,中级技术人员1.21万,占35.6%。直属高校17.96万教学与科研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中,高级职称72198人,占总数的40.2%;中级职称69793人,占38.9%,初级职称35904人,占20%。③ 可见,中科院和直属高校的高级专业职称人员比例都在40%以上,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非常接近,直属高校稍高。 3.学历情况 中科院博士学位人员0.85万,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和在职人员的25%和18%;硕士0.71万人,分别占21%和15%。直属高校专任教师中博士44751人,占专任教师的35.2%;硕士47792人,占37.6%。若不考虑其他人员中的博士、硕士人数,则专任教师中的博士、硕士人数分别占直属高校在职职工人数的15.78%和16.85%。④ 可见,直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中博士、硕士所占比率明显高于中科院。但是,博士、硕士人数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两者没有太大差异。 4.科研活动人员投入情况 中科院投入R&D的人员达3.89万人年(包括R&D课题中的本单位及流动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为R&D课题直接服务的人员),比2005年的3.72万人年增长了4.5%。直属高校R&D当年全时投入人员为4.59万人年,比2005年的4.53万人年增长1.3%。[1] 可见,在R&D课题的人力投入上,直属高校比中科院多0.7万人年。 5.科研优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中科院和直属高校都加大了“人才强院(校)”的队伍建设,优秀青年人才群体茁壮成长。中科院共有5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占全国总数的31.2%;14个群体获得“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占全国总数的63.6%;并通过“百人计划”择优支持70位优秀青年人才。[2] 2006年直属高校共有8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占全国总数的48.8%;有47个群体入选国家和教育部“创新团队”,178人受聘长江学者,710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3] 二、经费投入比较 1.R&D经费总体及主要构成情况的静态比较 表1显示:(1)从收入总量看,2006年直属高校的办学收入总量是中科院的5.06倍,但直属高校的科技经费总量与中科院相差不大。这反映了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有不同的任务。虽然科研事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高校主营事业仍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收入是高校最主要的业务活动和收入来源。正因如此,《纲要》明确了“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这是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履行科技创新职能时一个很大的不同。(2)从经费来源结构看,中科院和直属高校财政性经费比重均占50%以上,说明国家财政性投入其资金来源的重要部分,但是,中科院的财政性经费比重高于直属高校。(3)从人均科技经费投入看,中科院是直属高校的2.55倍,原因主要在于直属高校专任教师中部分教师很少从事科研活动。从科技投入的全时人年计算,直属高校的单位投入是中科院的1.41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校科技活动的特点。
2.经费投入情况的动态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