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08)03-0016-04 2008年1月11日,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方式的要求,“鼓励各省(区、市)采取平行志愿投档”。“平行志愿”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和录取的方式。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将在今年的高考招生工作中率先启用这一模式。高考录取方式为什么要改革?之前的录取机制有什么缺陷,改革后的录取机制又能有怎样的改进?本文试图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角度予以阐释。 一、高考录取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高考投档和录取由各省招生委员会和招生高校分别负责。传统的做法是按照“志愿优先”的规则开展,即以考生志愿的排序为前提分批次进行。其基本形式为:第一轮,根据考生的第一志愿将其匹配至相应学校并按分数降序排序,然后据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100%至120%)向该校投档,各校按照分数审核录取至各专业。超出计划数的考生不被录取,进入下轮投档。依此规则操作N轮,至全部考生的所有志愿都被考虑,若仍有学校未用完招生计划,则将所有尚未被录取且选择“服从校际调剂”的考生按分数排序,根据其调剂意愿予以录取,直至所有考生都被考虑或者所有招生学校的计划额都用完,招生工作结束,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的考生落榜[1]。 在每一轮的录取中,在省招生委员会向招生学校投档后,学校同样依照上述方式,结合考生的专业志愿和调剂意愿,按分数排序录取至各专业。总体来看,整个录取工作按照一种“字典序形式”的顺序展开[2]。 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分别审视,可以发现,该录取机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一)录取效率有待提高 “效率”即投入产出的比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社会制度的价值在于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实现有效率的社会分配、增进公共福利。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总是稀缺的。因此,为保证社会对该资源的需求,高考录取的制度设计必须注重效率。此效率表现为:在教育资源的约束下,时间、人力、经济等成本投入与录取结果有效性及合意性之比。 博弈论的思路是制度经济学中分析效率的常用办法。本文亦从此视角着手分析高考录取机制的效率问题:在“志愿优先”录取机制下,考生的录取结果由其考分和志愿共同决定。由于志愿的顺序与录取次序相对应,因此除了充分准备考试以提高成绩外,考生还可以通过操纵志愿申报的顺序影响到录取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志愿填报成为一个显示偏好的多方博弈,博弈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考分效用的最大化,以助考生进入更理想的学府[3]。 这样的博弈影响了高考录取的效率。表现为: 1.录取过程投入的社会成本过高。在博弈中,参与博弈各方的成败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策略选择,还取决于他人的选择。而无论志愿填报的时间是在考前、考后出分前还是出分后,同省的所有考生都同时做出选择,即考生在志愿选择时并不能知悉其所有竞争对手的情况。因此这种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同时又由于考生数目众多,博弈关系极为复杂,从而志愿填报时的策略选择具有相当的难度。为了赢得弈局,考生及其家长需要最大程度地获取相关信息,这就给考生家庭乃至所在学校、地区带来了除志愿填报之外的大量额外工作量,增加了志愿申报的社会成本乃至直接的经济成本。 2.录取结果低效。由于高校入学机会稀缺,当考生在博弈中选择了错误的策略,就有可能出现高分低就或落榜的后果。这种结果无疑是对基础教育资源和考生家庭教育投入的浪费,是低产出的。但多年的高考长期存在大量高分低就或落榜的现象,这说明了所实行的录取机制并不是一个有效率的机制。 3.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低就或落榜往往使得高分考生选择复读重考。复读行为既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人才培养成本,又分取了下一届学生的入学机会,造成教育资源重复浪费的恶性循环。 (二)高考录取有失公平 高考录取需要保证处于同一时空中的考生具有公平平等的入学机会并得到公平平等的入学结果,同时这种公平机会和结果应该是通过公平的程序实现的。因此高考录取的公平,应该是一个确定标准下的公平,通过运行为保证这个确定标准而设计的录取机制,一方面甄选出符合各级各类高校入学要求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尽可能排除投机的可能性,从而保证那些有着同等能力或才干的年轻人有同样的升学机会,并最终实现与自己的理想偏好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录取结果。但“志愿优先”的程序设计并不能满足高考公平的要求,其表现是: 1.与人们对公平的直观感知相悖。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公平感的社会比较理论,指出:人的公平感不但由他们得到了什么和付出了什么而定,还要由他们的所得和付出与别人的所得和付出相比是否相同而定。当人们的收益率小于他人时,便会产生不公平感。因此,在高考录取中出现高分低就的结果时,遭遇该情况的个体即使相信录取运作是规范的,仍然会因为和其他考生相比而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而像当前这样高分低就、落榜的现象大量存在,出现当前这种整个社会对于录取程序公平性的质疑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