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与投入保障机制思考 张汉兰 高校的各种经费需求呈多元化,资金用途远远超过传统的支出范围,并具有以下特点:(1)稳定性经费需求逐步增长。(2)维持性经费需求日益增长。(3)社保性经费需求大幅增长。(4)发展性经费需求重点增长。主要表现在对引进人才、师资培训、学科建设的投入,对课题的配套资金和奖励。(5)建设性经费需求突击增长。(6)债务性经费需求被迫增长。(7)福利性经费需求控制增长。现行的经费投入管理体制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也给高校的法人带来权利和义务不相匹配性。高校教育事业经费需求与投入保障的不平衡差异,亟待建立有效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1)建立国家宏观政策性基本保障机制。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与投入比例。(2)建立区域针对性政策重点保障机制。(3)建立社会公益性教育基金保障机制。(4)建立高校协调性发展后续保障机制。 摘自《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广州):社科版,2008.3.142~144 大学与市场互动:矛盾与对策分析 ——再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 章仁彪/王雁 “三区联动”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互动作用。大学校区主要为科技园区提供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手段,为整个城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园区是科技创新的孵化基地,也是大学师生和城区市民创新创业、包括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主要是生活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场所;社区通过政府的协调作用,主要为校区和园区搭建公共生活平台和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三区联动平衡和协调过程最大的阻力来自于部门间的利益冲突。近四年来,上海市三区联动战略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校区、园区规模扩张与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2)重经济、轻人文,社区建设尚未真正融入互动。(3)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产业链尚未形成。(4)科技园区功能定位不准,过分关注产值,“孵化”功能不到位。对策与建议是:(1)打破“围墙”,树立大学“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用地新观念。(2)推进校区文化辐射与公共社区文化建设融合。(3)加强大学创业的内在动力机制,学科链催生、带动产业链,积极推进三区合作。 摘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2008.3.11~14,38 我国师范教育收费历史与思考 李星云 盛宣怀1897年创立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对所有学生免收学杂费并发放津贴。1902年清政府在京师大学堂开办师范馆,学生一概公费,供给食宿,每月有月考,前几名给10银圆左右的奖金。之后,除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戍学制”,取消了师范教育独立设置制度,将各地的师范学校合并于中学,取消了师范生的公费待遇以外,民国政府时期一直实行师范学校独立设置的建制和师范教育免费制度。新中国不但保留了师范教育免费的做法,而且专门对师范生实行了“人民助学金”制度。1986年人民助学金制改为奖学金制和贷款制,师范生仍然每人都享受“专业奖学金”。2000年,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并轨,实行全额缴费,师范生的免费待遇取消。2007年秋季开始在6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师范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领取生活费补助;免费教育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回生源地所在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2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这一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首先,加强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法制化建设。其次,建立免费师范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再次,逐步扩大免费的覆盖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本专科层次,还要延伸到研究生层次、在职教育层次,地方非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更需要免费。最后,建立免费师范生义务履行的约束机制。 摘自《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73~78 抗战前教育部与大学的关系 崔恒秀 1912—1937年,部校之间关系的主导倾向是尊重与合作。在民国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大学能得到发展,主要是当时知识分子努力的结果,但不能忽视的是教育部对大学独立所保持的相当的尊重。近代大学对教师有聘任权,也有解聘权,政府只对任职资格作原则性规定,在抗战前尤为突出。这一时期,大学也能配合教育部颁发的大部分政策法令,以北洋大学为例,在其校名的变革和校长的更迭方面,1912-1928年校名变了4次——从北洋大学堂到北洋大学校、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除第四任校长之外,校长都是由教育部聘任。再以清华大学为例,在梅贻琦任内,清华和政府之间存在着许多合作的事实,如配合政府政策及国防需要,设立了3个特种研究所:农业研究所、航空研究所、无线电研究所,并研制出中国第一个电子管。大学借助教育部的“权威”以推行相关政策,教育部有意维护学校权威、保障学校利益,比如争取财政资源、索薪运动。 摘自《教育评论》(福州),2008.3.138~140 人均GDP6000美元~1万美元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及对北京的启示 刘钧燕 今后5年是北京市人均GDP从6000美元向1万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5000美元~7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进入发达经济圈的准备阶段,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志线。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人均GDP从6000美元到1万美元的跨越,其高等教育在这个时段的发展情况对北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普通高校经费逐年增长,以2000~2001学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1970年美国普通高校总投入经费为520亿美元,到1978年时增加到7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15%。高等教育规模明显扩大,共增加了450所普通高校。1970年适龄人口普通高校入学率为32.1%,1980年提高到55.6%,迈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呈现出分类协调发展的格局。普通高校教师队伍10年增长了约45%。优质的高等教育为美国高校吸引了大批外国留学生,1980年,共有外国留学生311880人,占高校学生总数的4.3%。对北京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是:(1)北京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等教育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体制,政府承担起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责任,不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保证高等教育经费持续稳步增长。(2)重视引进社会力量或非政府资源投入高等教育,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3)形成层次清晰、定位明确、重点突出、互为补充的高等教育格局。支持部属高校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积极引导地方高校科学定位。(4)支持重点高校成为世界著名学者学术交流的中心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设立政府留学生奖学金,面向全球吸引杰出青年人才来京学习,不断提高外国留学生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