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4-0085-07 清末是中国现代大学的萌芽与初创期,高等教育刚刚起步,急需创办各类新式高校,培养现代事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在国人多方努力筹办现代高校的同时,除教会大学以外,外人也以个人、企业、社团或政府的名义开始对华投资兴办高等教育。民国以后,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按其办校国别的不同,近代外人对华投资所办高等学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人在中国境内投资所办的学校,包括中外合办、外资独办的高校和外国大学的中国分校;另一类学校设在海外,由中外人士共同参与筹办,或是专为中国培养人才而办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兴办,客观上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扩大及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近代外人对华投资高等教育的概况 1.外人在华投资的高等教育机构 从晚清到民国,外人陆续在华投资兴办了一批高校。这些学校大部分属中外合办性质,虽然在筹办过程中,可能以一方为主,但学校的创立与发展是中外双方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如著名的中法大学、福中矿务学堂、同济医工学堂等都属此列。也有完全由外人出资兴办的大学,并且从筹办到运作,都由外国人负责管理,雷士德工学院即是如此。为方便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美尔顿大学还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分校。 同济医工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由德文医学堂和德化高等实业学校发展而成。德文医学堂,是由德国医学博士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于1907年在上海创办的,目的是为中国培养临床医生。此举得到德国政府、德国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首批招生30余人,学校董事会董事长和校长均由宝隆担任。学堂成立后,清廷先后派皇族荫方和江北镇台王士杰等人到校,与学堂方面商定增设中文课程事宜。学堂所设医科分医预科和医正科,学制分别为两年和三年。因该校所颁文凭与德国本土医科大学的文凭具有相同的价值,所以吸引不少学生前来就学。德文医学堂的办学声誉和经验,促使德国方面开始考虑扩办工科,1912年,由贝伦子(Berrens)在德文医学堂的基础上又筹建了德化高等实业学校。第一年虽然只招了机电科学生6人,但学校却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3月,北京政府宣布对德绝交,上海法租界当局立即出动巡捕,把地处法租界的同济医工学堂解散,校舍被占领,学校里的德籍教师也被赶了出来,同济结束了由德人办学的历史。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联手与中国地方商界合资共同办学的产物。 英国在华企业福公司,创办了焦作路矿学堂。1898年6月,豫丰公司商董吴式钊与福公司代表意大利人罗沙第在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签订了《豫丰公司与福公司议定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简称“河南矿务章程”,英国福公司取得了河南矿权。章程中有一条规定,要求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经费由福公司筹措。1909年3月,经过长期筹备,焦作路矿学堂正式开学,首批招生20名,设矿务学门,学制四年。河南交涉局选派提调田程出任学校监督。1913年12月,福公司因故中断经费,停办了学堂。1915年,由中国官商合办的河南中原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国福公司合并,组成福中总公司,公司复办“焦作路矿学堂”,学校更名为福中矿务学校。191 9年,易名为福中矿务专门学校。1921年,再易名为福中矿务大学。1931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改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设置采矿冶金科、土木工程科,分采矿、冶金、路工、水利四系,学制为四年。1949年后,学校由私立改为国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领导人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为进一步推动留法教育,加强中法文化交流,联络中法两国人士,发起创办中法大学。中法大学计划由北京中法大学、广东中法大学和海外中法大学三部分组成,并由国立北京大学、广东大学、法国里昂大学负责筹备。其中,北京中法大学在西山碧云寺由李石曾等人创办的法文预备学校的基础上扩充为文理两科,于1920年最先成立,首任校长为蔡元培。经过四年的工作和努力,到1925年北京中法大学已初具规模,大学部发展为分别以法国文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四个学院,即服尔德学院、孔德学院、居礼学院和陆谟克学院。1926年1月,北京中法大学奉教育部第112号指令,正式得到认可。1930年3月,奉国民政府教育部第651号指令,暂准备案。1931年春,成立镭学研究所,同时成立由中法两国人士共31人组成的校董会,负责经营北京中法大学的教育事业[1],并将四个学院分别改称为文学院、社会科学院、理学院和医学院。文学院、社会科学院、理学院下设各系,修业年限均为四年。医学院则不分系,修业年限5年,期满后实习一年。1932年设立药物研究所。1934年又设立理工调查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法大学南迁昆明。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暑假大学部迁回北京。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北京中法大学因经费困难,由私立改为国立。 雷士德工学院是遵英国人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遗愿,独资开办与维持的著名高等学校。雷士德是英国人,在19世纪60年代时作为英国的建筑师和土地测量师来到上海。到80年代,就已经成为上海的房地产巨商了。1926年,雷士德逝世后留下巨额遗产,根据遗嘱以其遗产成立了雷士德基金会,用于建设和发展上海的文化事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创建一所能容纳300人以上的学校,对中外学生、特别对中国学生开放[2]。经过几年筹划,学校于1934年开始招生。该校规定以华人子弟为主要来源,并适当接纳除英、美、法三国以外的其他国籍学生。雷士德工学院设有建筑和土木工程及机械(包括电机)工程系,学制初为3年,1938年改为4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方派出同文书院院长池田接管学校,将校内英籍人士均关入集中营。1944年,校舍被日军占用,学校被迫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