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关于大学研究的微观政治哲学范式 周佳 如果在研究范式上存在缺陷,即使变换了对象和主题,问题依旧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选择什么样的分析范式来研究大学中的学术权利和权力问题呢?当对预设的价值前提产生质疑的时候,仅仅运用管理学范式来进行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出发点必须从“群体利益之争”的遮蔽下走出来,分析个体利益之争,分析分散性组织的特性,建构微观政治哲学范式。今天的大学规模庞大同时又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的问题试图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以宏观的方式来解决已经不可能,大学中的微观政治行为是真实存在的,不同利益群体所获取的权力份额取决于对大学存在的合法性提供的支撑力的大小。微观政治并不都是冲突,它也在努力创造形成学校成员间合作的可能性,寻求获得认同的群体生活。这种获得认可的群体生活, 促成现代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保持和谐,以证实大学存在的合法性。社群主义者对正义的基本看法是,正义是一种规范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基本社会规则,但它首先是个人的一种美德。以正义建构和谐,必须从“群体利益之争”的遮蔽下走出来,分析个体利益之争,重视大学章程建设,建构关于大学研究的微观政治哲学范式。建议由大学校长来把握正义的尺度,大学校长依据大学章程使大学所有成员各司其职。 摘自《湖北社会科学》(武汉),2008.5.158~160 近十年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趋向 王颖 当前在国内外日渐占主导地位的是从“过程”角度对大学国际化的定义,它是“目前界定国际化的最为全面的一种方法”。大学国际化主要指将国际的维度或观念融合到大学的各主要功能之中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组织策略、程序与战略都是这一过程的组织部分。我国研究者关于大学国际化的动因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第二,人类对世界和平的追求。第三,网络社会与信息社会的推动作用,或者说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第四,国际组织的推动和影响。国内外对于大学国际化理论问题的研究,还包括大学国际化的内容与形式、策略研究等等。大学国际化实证研究,主要是采用个案分析、调研的方法,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大学国际化进程及措施。实证研究法在美国以及欧洲、日本、韩国的运用比较广泛,以美国研究为例:奥尔加研究了4所美国大学国际化进程,对30个大学管理学院行政人员、教师、美国学生、国际学生和社区代表进行相关调查,指出大学国际化进程必不可少的方面,包括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参与和支持、资源分配、国际化课程、全球学习成果的评估、国际化的学院等。我国对大学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水平仍然较低,提出的建议大而空、操作性不强,研究成果缺乏普适性,对国外同类研究成果引进和研究重视程度也不够。 摘自《江苏高教》(南京),2008.3.47~50 西部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孙建军 西部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社会经济和政府投入的原因,也有社会用人机制、学校专业设置和贫困生自身的原因。因此,在解决就业难问题时,政府、社会、高校和贫困生个人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1)“政府主导”是前提和关键。“政府主导”是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通过设立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中小企业录用贫困大学生,对那些在基层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毕业生要制定特殊的政策,在工资待遇、公务员选拔录用、考取研究生、职称评定、人事关系代理和流动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及高校毕业生服务农村、服务社区等国家和地方项目时,要重点录用贫困大学生,并及时总结经验,使现有项目可持续发展,大力营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制度化环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创造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各级政府还要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障工作。(2)“高校主动”是重点环节。“高校主动”是指高校要努力培养和增强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贫困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切实提高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3)“社会帮扶”是有效的补充和配合。“社会帮扶”是指全社会都要积极奉献爱心,增强责任感,营造良好的“扶贫帮困”的社会氛围,共同搭建促进贫困生就业的“绿色通道”。(4)“学生能动”是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学生能动”是指西部高校的贫困生个人在就业竞争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摘自《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银川),2008.2.158~160 大学教室标语的文化思考 蒋琼 教室标语是不容忽视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教育资源。因此,对大学教室标语作深层的文化思考是很有必要的。汉语“标语”一词出现得比较晚,但标语形式却源远流长。战国时期商鞅为了宣传变法,到处贴出“搬木者,定得50金,言必有信”的字条,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真正的标语了。中国的教室标语与中国古代教育的“训”、“诫”密切相关。“训”始见于《尚书·盘庚》:“予告汝训汝”。孔安国《尚书序》解释曰:“教导之文曰训”。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亲定的《白鹿洞规》,胡适说其“简要明白,遂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朱熹亲自书写在祭祠孔子及其门徒的大成殿的石碑上,这无疑已是真正意义的教室标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