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以下简称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而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我国重点学科评选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教育部负责组织,截至目前已评选了三次。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重点学科名单。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这批重点学科有关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试图从一个侧面描述出我国学科建设的发展现状,阐述我国高等教育坚持重点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建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重点学科的考核、增补与前两次的评选有诸多改革,最明显的一点是在按二级学科设置的基础上,增设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本文中所提到的“重点学科”如无特别说明,均以二级学科为准(即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也转换为其所下属的全部二级学科进行统计)。对于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本文将用专门一节进行计量分析。 一、第三批重点学科概况 第三批重点学科(军事学门类不在统计范围之内,下同)共有一级学科286个,二级学科677个,286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累计为1253个。因此,这批重点学科共有1930个二级学科,这一数字与第二批重点学科907个(不含军事学门类的重点学科)相比,猛增了53%。 286个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有270个分布在“211工程”建设院校,分布在“985工程”建设院校的有222个,这一数字充分表明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院校强大的实力。677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分布在“211工程”建设院校的有537个,分布在“985工程”建设院校的略少,有366个。这些分布表明,重点院校优势明显,对高等教育实行重点建设,是体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的成功典范。 二、重点学科的省区分布 全国1930个重点学科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省(区、市)平均有重点学科68.93个。如表1所示,北京、上海、江苏等10个省(市)的重点学科数超过平均数,它们集中了全国重点学科的88.96%。其中北京占据了全国重点学科总数的27.82%,绝对优势十分明显。湖南、浙江、安徽、辽宁四省的重点学科首次超过平均数,贵州则在本次重点学科的考核、增补中取得成功突破,拥有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重点学科的省(区、市)中,重点学科数量少于10个的占了1/3。青海、西藏、宁夏三省(区)依然没有学科进入重点学科行列,重点学科省(区、市)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依然明显。
三、重点学科的单位分布 第三批重点学科的单位分布比第二批重点学科更为广泛,拥有重点学科的高校达到196所,而第二批重点学科的单位分布是159所高校①。
如表2所示,重点学科数排名前10位的11所大学拥有全国38.55%的重点学科。另外,只拥有1个重点学科的高校有51所,占到了拥有重点学科高校总数的1/4强,与第二批重点学科相比,集中程度更加明显。排名第一的仍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居第二、第三位。 四、重点学科的学科门类分布
图1 各学科门类重点学科数 1930个重点学科覆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工学门类依然拥有最多的重点学科,哲学门类则最少,这一分布与第二批重点学科相同。图1给出了各学科门类重点学科的个数。 通常,理科是指包含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这4个门类的学科,而文科是指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7个门类的学科。公布的第三批重点学科中,理科重点学科1447个,文科重点学科483个,文理之比为1:3,与第二批重点学科(1:3.51)相比,文科比例有所下降。下面再以理科和文科为单位,进一步分析重点学科的学科门类分布情况。 1.理科重点学科的分布 1447个理科重点学科分布在28个省(区、市)的161所高校中。北京、上海、江苏等11个省(市)超过平均数,拥有的理科重点学科占全国理科重点学科的83.28%,达1205个,这一比例和第二批重点学科(80.3%)相似。湖南和浙江两省拥有的理科重点学科首次超过了平均数,北京市仍然以占到全国23.22%的绝对优势高居榜首。 拥有理科重点学科的161所高校中,清华大学升至第一位,它拥有的105个理科重点学科,占到了总数的7.26%;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相差33个排在第二位。而在第二批重点学科中,北京大学是排在第一位的,它当时拥有的理科重点学科与本次的清华大学相当,占到了总数的7.34%。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与教育部、卫生部共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直接相关。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了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