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产业发展迅速,对工程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新的、很高的要求,而由于工程教育面临生源不足和工程教育泛科学化等问题,难以满足产业的需求,这是对工程教育的巨大挑战,但也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拥有丰富优秀的工科生源,也具有世界最大的工程教育规模和巨大的工程人才市场需求,这是发展工程教育的最好条件。只要坚持工程教育改革,加强教育与产业的合作,加强工程教育国际化,加强“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大力提高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真正满足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工程教育一定可以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课题“中国工程科学和技术教育的现状:工科生源的需求分析”(“Status of Engineer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China:The need and demand among young students”)经过本教席组织中外研究人员5个月的紧张工作,现已完成。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对中外大学和企业进行了许多调查研究,查阅了大量中外资料,对中外高等工程教育的生源和需求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与总结,提出了我们的观点和战略思考,并向UNESCO及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以供决策和制定政策时参考。 1.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招生历史 1.1“文革”前后的高等工程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据历史资料统计,中国高等工科院校数量最高年份为1947年,共计207所,其中高等工科学校仅18所,综合大学设有工学院或工程系科的42所;在校工科大学生为27500多人,占中国大学生总数的17.8%。20余年间高等学校的工科毕业生累计3.2万人,学科数量有限。 1.1.1“文革”前后的招生状况。 1.1.1.1“文革”前高等工程教育招生状况。 (1)加大力度发展工科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基于发展工业生产的需要,从1950年开始酝酿高等学校院系调整。1952年下半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对中国3/4的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此次调整,加强和发展了高等工科学校,新设了钢铁、地质、矿冶、水利等12个工业专门学校。 1953年初,中国高校共设置专业215种,其中工科107种,占49.8%。 1953~1957年,专业大规模调整,到1957年,高等院校共有323种专业,其中工科183种,占56.7%。 通过这次调整,文科、政法、财经各专业所占比重急剧下降。1947年文法商科在校生在大学生总数中占47.6%,1952年下降到22.5%,1957年又降到9.6%。 1958~1962年,专业再次调整,到1962年,中国高校专业种数增加到627种,专业点达到3703个。其中工科295种、1426个点,分别占47%和38.5%。 1963年修订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后,1965年,中国高等学校共设专业601种、2833个点。其中工科315种、1176个点,分别占52.4%和41.5%。 (2)“文革”前高等工程教育招生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配合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大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力度,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招生规模逐年高速增长。1949~1965年,高等教育整体招生规模以及高等工程教育招生数量和比例见表1-1和图1-1。 由表1-1可见,相比1957年,1958年的招生规模呈巨幅增长态势。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从而出现了各省、市、自治区,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大办高等学校的热潮。中国高等学校由1957年的299所,猛增到1289所,高等工业学校数量成十倍增长,工科专业设置数量急剧增加。1961年前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压缩,纠正了1958年以后出现的一些“左”的做法,总结了工作经验,教育质量得到提高。1963年中国高等学校由1960年的1289所,压缩到407所。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保留549种,裁减了191种。招生人数由32.3万人,压缩到16万人。
1965年,高等学校为434所,在校生为67.4万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日制高等学校共培养了1.6万名研究生,155万名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为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1.1.1.2“文革”后的高等工程教育招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