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界从不同角度对管理有多种定义。在笔者看来,所谓大学管理,就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人力、财力和物力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手段和措施,通过优化配置来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大学既定的办学目标的过程。一所大学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事业发展的水平,管理水平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正所谓“现代大学要有现代的管理,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管理”。 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对所处的组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作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织类型之一,大学与政府、企业等组织形式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组织特点和规律。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我国的大学除了具有一般大学的共性之外,还具有其特殊性。从事我国大学的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认清这种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适应中国大学组织特点和规律的管理之路,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一、当今大学的组织特点 1.目标定位的模糊性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目标,大学也不例外。但是与其他组织相比,大学办学目标的最大特点就是模糊性,或者叫做不可量化性。正如伯恩鲍姆所说,“衡量企业的标准是金钱,企业的目标就是‘赚取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组织的目标是明确的,管理是统一的。”而“高等教育组织却没有类似的标准和目标。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的目标难以取得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与人们的成就相关的目标的实现和实现目标的活动都不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记入‘资产负债表’。” 现在我国很多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究竟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这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如中国人民大学提出要办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一流应当怎样来衡量?恐怕很难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在实践中加以进一步明确,并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在近年来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把这一办学目标定位具体化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定位,研究生与本科生适当规模和合理比例的规模定位,以周边拓展与校园置换相结合拓展办学空间的空间定位,人民共和国的优秀“建设者”和领袖人才的培养定位,赢得了广大师生员工的一致认同。 2.历史发展的永续性 弗勒德利克·伯得斯通在《管理现代大学》一书中称:“大学是我们最伟大且最恒久的社会机构。”纵观世界大学的发展历史,剑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建立于1209年,牛津大学的历史可以被追溯到1096年,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建立于1087年,我国的多所大学也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相比较而言,企业的历史则短得多。据统计,欧美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8年。大学的“消失”往往是由于合并、更名、分立等原因,只是形式上的变更,而非实质上的“消失”。因此,大学是一项永恒的事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每一所大学都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 3.社会交往的国际性 大学是最具有国际性品质的社会组织。作为传承知识、创造知识、发展知识、运用知识并服务社会的场所,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始终和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大学的国际性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必然结果,提升、增强大学的国际性,是现代大学必须面对的时代要求和挑战。正因为如此,国际交流已经成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列的大学的重要功能。同时,由于学术是没有国界的,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这为以学术为研究对象的大学提供了国际间交流的可能。现在,我们的许多研究成果都需要拿到国际上去考量,论文也要求在国际刊物上占有一席之地,还要举办国际会议、开展国际交往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大学管理者应该熟悉、了解国外大学的一些情况,具备国际性的视野,用国际性的眼光来看待学校的各项工作。 4.组织结构的扁平性 组织结构扁平化作为一个管理学术语,通常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它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决策效率,同时由于扁平化使得人员减少,企业成本更低,企业的分权也得到了贯彻实施,每个中层管理者有更大的自主权进行决策。大学也同样具有扁平性的特点,大学的领导者经常直接面对全校每一位师生,这在政府组织内难以想象。由于大学是以知识为工作内容,大学组织内部结构的扁平化也有利于大学组织的高效运行。 目前中国的大学在治理结构方面大多实行的是“三级架构,两级管理”。所谓三级架构一般是指学校——学院——学系(或者不设系的教研室)三级,有的学系下面再设教研室,形成了四级架构;二级管理是指:学校和学院在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下,分别拥有人、财、物等方面相应的管理权力。院(系)这一级层面是实体,大学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任务,都是靠院(系)来完成的,所以说大学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样一个结构决定了它的透明度和层次感。我们在决策、办事时,都应该考虑到“扁平化”的特点。 5.社会使命的双重性 一方面,大学承担着崇高的历史使命。正如《礼记·大学》开篇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数千年来,无论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但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始终未变,那就是培养人、教育人。新时期我们党确立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同时大学还承担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其他重要而又崇高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我国的大学也是一个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单位。从学校目前的状态和各种内外关系看,要承担一些基层单位不可回避的功能。如我们的大学要办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设有居委会,要承担职工养老和其他一些社会责任。简言之,中国的高等学校是一个被赋予了崇高历史使命的“大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