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时下高校,尤其是“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而综观各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做法,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存在两大误区,直接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浮于形式与表面,难以深入推进。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两大误区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具体表现为“概念化”、“活动化”。 (一)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但是,何谓创新人才,无论是高校办学者还是教师,尚缺乏科学的认识。表面上,大家无处不提培养创新人才,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实际上,无非是把创新的标签贴在原有的培养措施上,或者“创新”出一些形式上十分体现“创新”的做法。具体表现在: 1.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论文指标。有的高校提出,博士生在读期间必须发表若干篇SCI、EI论文,硕士生在读期间,必须撰写并投递1~2篇核心期刊论文。很多人认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但是,这样的举措本身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发表了几篇论文,就意味着人才具有创新性?而且论文越多,创新性就越强?二是博士、硕士,在课程学习和做学位论文之外,哪有那么多时间撰写论文、为论文找发表的地方?三是哪有那么多学术期刊来发表这么多论文?这种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最终导致研究生们为了完成论文量要求,不作深入调查、研究,就凭空构思论文题目,炮制论文,然后四处托人找杂志发表,把撰写论文与学术研究视为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其结果是,学生们普遍急功近利,学术作风不踏实;为发表论文不择手段,学术道德和诚信问题严重;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而论文质量严重下降,学术风气被大量垃圾论文所污染。而在国外学术界,考察一个人的学术能力,很少看论文发表数量,而重在论文质量。因此,很多学者,开始撰写一篇论文,往往要用两年多时间来分析其他学者的研究情况,看自己是否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论文的数量上,是十分“低产”的。 2.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性一票否决”。有的高校提出,人才培养实行“创新性”一票否决制,即如果学生所写的论文,被认为没有创新性,就无法通过,相应的,学生就无法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然而,作为一篇论文,从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看,必然需要其中之一具有创新,否则就不成其为论文——要么论点创新,即有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要么论据创新,即对于既有观点,提供新的材料、事实加以论证;要么论证手段创新,用新的论证手段对原有观点进行阐述。从对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应该根据不同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出不同的撰写论文要求。国外高校中,往往对本科生、课程研究生,根本不提出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而对准备攻读博士生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提出严格的学位论文要求,因为,从客观上分析,要求本科生、研究生撰写出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论文,实在是过高的要求,与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人才本身的发展规律相违背。 3.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必须获得多少创新学分,方可顺利毕业。认为开设一门名为“创新”的课,就能培养创新人才,这显然是教育者把创新知识等同于了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一个学生了解了创新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并不等于他就拥有了创新能力与素质。而这种简单等同,反映出教育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理解的偏差。 4.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这是把创新人才培养理解为了“创业人才”培养,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对一个人一生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更广泛的体现在各个岗位上的创造性工作中。 对人才培养做出发表论文的规定,高调倡导“创新性”一票否决,用创新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用大学生创业来展示创新教育的成果,都是因为对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概念化的理解,没有全面理解其真实而深刻的内涵,并把创新教育融进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所致。 (二)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化”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中,还存在将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化”的趋向。 一是把创新人才培养社团活动化。即把创新人才培养,更多交给学生第二课堂的社团活动进行。社团化的活动,虽然采取的形式,学生们喜闻乐见,但是,由于受资金、场地、学生本身视野的影响,社团活动往往存在不规范、随意性强的问题,有的活动积极的社团,一年开展的活动比较丰富,而更多的社团,可能一年只有一、两次小范围的活动。加上国内高校社团学生的自治性差、学术性弱,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难以起到预想的积极效果。 二是把创新人才项目单列化。即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个计划项目来展开,常见的有本科生研究计划。本来,此计划始于国外高校,让本科生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由此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国内一些高校,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启动这一项目,投入一定资金,让本科生在指定导师的带领下,进行科研活动,接受科研训练。教育主管部门也对这样的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2008年计划将用1.5亿元人民币资助1.5万名大学生,学生本人或团队可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实验。但是,这一计划项目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决于两点。一是课堂教学本身的研究型色彩,本科生研究计划只是课堂创新性教育的延伸,如果没有课堂教学的研究型、创新性为基础,仅有一项孤立的研究计划,是难以起到效果的;二是参与学生的面,不少高校推出的这些计划,参与的学生仅占所有学生的20%~30%,甚至更少,也就是说,有70%~80%的学生其实无法参与到这些项目中得到培养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