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知识在研究生选拔中的重要性 研究生属于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国家知识创新的生力军,应该具备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从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来看,考核的方式主要针对学生对专业知识记忆的准确性,很少涉及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的结果是,高校招收的研究生新生对考试范围内的书本知识记忆得又牢又准确;但是,多数新生连简单的研究计划都不会写,有的学生甚至在本科阶段根本没有阅读过本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这样的学生虽然考试分数不差,却极其缺乏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训练。从知识的角度来看,这类学生主要缺乏本专业的隐性知识。所谓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而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①。而专业隐性知识是指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本专业研究的基本学术规范、研究经验、研究心得、研究中的直觉、采用本专业理论与方法思考和解决所碰到问题的习惯等等。研究生导师常常说研究生专业素养不够、专业思维尚未形成,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专业隐性知识而言的。 隐性知识是一类重要的知识,它与显性知识共同构成个体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如此,显性知识都根植于隐性知识,如果说显性知识如同浮出水面上的冰山一角,那么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大部分冰山。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是技术革新的直接素材。Mascitelli提出技术的革新与创造来源于对个人与团体隐性知识的运用②。高校组织的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校风与校训等方面,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身处其中的教师与学生,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潜在影响因素与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研究生除了耳濡目染高校的这些隐性知识外,研究生个人在生活与学习中,还会获得许多其它的隐性知识。一般认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包括技术要素、认知要素、经验要素和信仰要素等,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表现出来。个体隐性知识还具有领域特异性(domain specific),即不同的研究领域或实践活动有不同的隐性知识。研究生在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需要积累大量的专业隐性知识。Edward与Schleicher的研究表明,研究生的隐性知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一个学生今后的学业成就③。所以,研究生的招生与选拔应该将其专业隐性知识纳入到考试的范围之内。 二、当前研究生招生的缺失——忽视了隐性知识 我国目前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与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的题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研究设计题等类型。除了最后一个题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隐性知识才能较好完成以外,其它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显性知识,尤其是前四类题型只考查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记忆的准确性,基本上不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述题虽然能够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学生的隐性知识,学生只要认真学习了考试的几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能较好地回答这类问题。这样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忽略了学生的专业隐性知识,通过这种考试选拔出来的学生,常常是书本知识的“巨人”,却往往是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矮子”。 在研究生招生的复试过程中有面试这一环节,导师本来可以通过面试挑选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但在实际的招生过程中,有关部门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极少数的招生腐败,过分强调考试评价标准的客观统一性。这就会导致面试工作中仍然以考查学生的显性知识为主,因为显性知识的考试可以有客观统一的评分标准;而隐性知识不仅难以言表,而且具有领域特异性,专业隐性知识需要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专业设计活动或实际的研究活动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对隐性知识的考查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程序。在面试工作中,如果我们过分强调所谓的考试“公平性”,以及不同专业研究方向之间分数的“可比性”,这就会迫使导师只能通过考查学生的显性知识来选拔学生,而不能同时考查学生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来进一步遴选更具潜质的学生。对于优秀学生来说,这样的面试工作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三、合格的研究生需要具备哪些专业隐性知识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等人将隐性知识看成实践智力的一个方面,是个体从经验中获得的一种实践能力,并帮助个体达到他们认为具有价值的目标④。但是,大多数学者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则比较宽泛。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发现,不仅存在着隐性的“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像如何开车、如何修理电视机等,而且也存在着隐性的“命题性知识”(propositional knowledge),像“聪明的孩子创造力也高”、“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等;不仅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隐性知识,而且存在着隐性的“认知方式”,如内隐(implicit)的分类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