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作为繁荣和谐文化、创新和谐理论、培养和谐人才、引领和谐风尚的高校,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事业来做。 一、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 1、高校是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战略高地。 胡锦涛同志2006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厚实的物质基础,需要先进生产力的支撑。这是时代的呼唤,是高校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十七大向教育事业发出的伟大号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大学生作为掌握先进知识、先进技术、先进技能的人力资源,是未来现代化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最具创造力的要素。他们是代表我国未来先进生产力水平的主要群体,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先进生产力支撑的关键性人力群体。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高校的重大历史使命。 高校是人才、知识聚集的高地,是生产、传播、转移和创新知识与科技的基地。审视当今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迅速增强,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和科技创新的源泉,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紧盯科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前沿,围绕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提供强大的科技与文化支撑,是现代大学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中天地广阔、理应大有作为。 2、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导力量的战略基地。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这一辩证关系中,人起着重要的决定因素。大学生不仅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主力群体,也是创造我国健康、雄厚、坚实的经济基础的主力群体,更是未来我国上层建筑的主导群体。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未来社会的决策层、管理层、智囊层以及各类专家学者等精英将主要产生于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等将主要由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去创建;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国家机器也将由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去构建和操作。因此,他们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导力量,是发展、创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导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导力量。高校应站在战略的高度,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导力量战略基地的重大责任。 3、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的战略要地。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也强调,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精神、和谐文化的支撑和引导。因此,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塑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民族精神、先进文化与道德伦理,使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我国未来先进思想、精神、文化、道德的主创群体将产生在青年大学生中,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和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要靠当代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提升。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应该而且必须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带头人。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力量集中、创新手段先进的地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辐射源和战略阵地。 4、高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要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望。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基础,需要先进、发达的科技基础,需要繁荣、文明的社会基础。这些正是高校的优势所在,因此高校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要地。 二、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 1、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历史使命。 “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群体,其素质如何,关系我们党执政目标的实现;“接班人”是我们党未来执政的主导群体,其质量如何,关系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因此,高校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教学、管理等一切活动中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培养其“执政”意识与“和谐”意识。一是培养其忧患意识。即引导大学生认识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二是民本意识。即培养大学生的“亲民、爱民、为民”意识,努力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三是民主法制意识。即培养大学生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保障民权的观念和素质,增强依法办事、遵守法律的观念。四是公平正义意识。即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的要求,公道正直地为人处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五是生态意识。即帮助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形成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和义务感。六是诚信友爱意识。即使大学生养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融洽相处的良好品德。七是自律清廉意识。即培养大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清正、廉洁意识,为我们党造就具有清廉之风的新一代执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