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年诺贝尔奖的颁布,更随着温家宝总理与六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对谈如何在大学中培养大师话题的热播,培养大师的问题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无论人们怎样焦虑与不安、关注与期待、讨论与辩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大师仍可以说寥寥无几,对大师的渴求似乎成为大学挥之不去的梦魇,培养大师甚至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导向,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人们不禁要问,大师与大学教育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一、大师不是可以培养的,而是自然而然生成的 “大师”是相对概念,大众传媒中封某某为“大师”的不在少数,多年前的所谓“气功大师”之流早已成笑柄。就大学自身而言,大学的定位本身也影响着大师的标准。尽管给“大师”下个确切定义比较困难,但我们认为,从通常意义上理解,大师级人才,应指能够以独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开辟一个大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理论和研究方向并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发现的人才。有些人仅仅为了叙述的方便而把大师定为教授层次,①显然是不足取的。 对于大师的养成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梅贻琦校长关于“大楼”与“大师”关系的定论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改革开放后高教界一再追问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教育界没有培养出新的大师,针对此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鲁洁教授就提出教育要培养“帅才”、“大师”的问题。但为什么呼吁那么久仍然不见大师级人物出现,细细思考,我们发现,实质上大师是自然生成的,不可能通过大学教育培养出来。 首先,大师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他是多种因素际会、碰撞并达到最优化的结果。大师不是行政职务,它不能依级别的高低而定。一个人不会由于占据某个位子,拥有什么头衔,掌握多少资源就被人们称为大师。大师也不是技术职称,它不能通过量化的考核而成,不是学会多少种语言,写出多少篇论文或多少部著作就可以成为大师。大师还不是金钱可以堆积出来的,如果投资会产生大师,那么李嘉诚投向汕头大学的钱肯定早已产生出不同凡响的大师了。大师更不是自封的,不会因为自我玄虚或被自己的学生门人尊称为大师抑或通过媒体的炒作而就是大师。大师是公认的,是被学术共同体公认的。这个学术共同体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但是它不是自己私有的,而是属于全社会的。换句话说,真正的大师正是首先得到学术共同体的认同,才会被社会承认,进而被视为社会的财富。而且大师们注定要成为历史人物,他们不会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他们的著作和思想必将流芳百世,他们开创的基业必然有人继承并发扬光大。聪慧、坚韧、开创性、号召力、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把握能力,诸如此类,都是构成大师的必备要素,但这些要素的堆积并不必然构成大师。换言之,大师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纯属偶然,是各种因素的际会、碰撞并达到结构最优化的产物,而且这种结果的出现并非刻意追求所能达到的。著名画家范曾当面问数学大师陈省身大师是如何产生的,陈省身回答说:“一半机遇,一半天赋。”范曾追问说:“努力其无用乎?”陈省身出人意料地回答:“每一个人都在努力,与成为大师关系不大的,成功和成为大师是两回事”,“大师是冒出来的”。②陈省身大师说得药中肯綮,成功与成为大师是两回事,成为大师需要许多条件,先天智能基础和学术潜质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而后天的社会条件与个人际遇是难以琢磨和把握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师是“冒”出来的。这一“冒”字颇值得玩味:它既意味着大师的出现不可能有一定之规,只要这些条件具备必然产生大师是不可想象的,也意味着大师的产生必然有很高的平台,众多高手共同追求某种理想过程中脱颖而出者才可能成为大师。 其次,大师也不是大学教育能培养出来的,不是凭借某种课程安排就可以训练出来的。无论人们怎样精心设计课程,怎样重金聘请名师执教,怎样在某个人身上重点投资,大师都不会因此必然出现。这是因为大师的养成有其更复杂的内在因素,并非外在条件具备便可成功造就。换言之,大师在“养”不在“培”。纵览大师的成长过程,似乎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人能知道如何做大师或培养大师,自古以来就有“只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老师”的说法,没人知道自己的学生一定可以做状元,同样也没有哪个大学可以说能培养出大师。遥想当年杨振宁爬遍清华园里所有高树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级人物。尽管目前人们对培养大师非常热衷,北京大学有“元培计划试验班”,清华大学有“诺贝尔班”(自称“基科班”),都是直奔“大师”而去的教学改革试验。这些试验还在试验中,断定其成功或者失败为时尚早。但常识告诉人们,大师不可能成批造就,北京大学把“元培计划”全面铺开的做法本质上仍然是一次教学改革而已,这种批量生产的模式与大师自身成长经验相差甚远。 第三,大师必须是聪明人专志于某领域长期耕耘的结果。大师必须是相当聪明的人才可为。人才成长的历史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是在年轻时就成名于世的,不论世界级大师,如比尔·盖茨、牛顿、爱因斯坦,还是中国如数家珍的梁启超、郭沫若、鲁迅、胡适等诸多文化大师,他们成名都比较早,有“神童”之称的不在少数(爱因斯坦小时候愚笨的说法已被证实是错误的,相反他的数学成绩一直是第一名,而他26岁时的成果改变了世界物理学的面貌)。更有甚者,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汉代哲学家王弼,享年仅仅24岁,至今还有人在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北京大学开创时期著名教授刘师培享年36岁,仍被时人公认为国学大师。费尔兹奖被人们公认为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明确限制获奖者年龄不得超过40周岁。毫无疑问,聪慧、智力超群理应是大师的必备条件。但现实社会中,聪慧的人可以说海水斗量,如果按照心理学智力理论,人口中大约超过百分之一的人智力水平都可以算作天才,他们似乎都有成为大师的根基和希望,但真正能成为大师的可以说寥若晨星。这说明仅靠聪明还不足以成就大师,追溯大师成就的历史,人们会发现,只有那些不辞劳苦在本专业领域内长期耕耘,做出过原创性贡献并为后人追捧,才能称得上大师。概言之,被称为大师者皆为某一领域的开创者或者里程碑似的核心人物,大师首先是专门领域的大师,甚至成为某领域的代名词,比如金岳霖乃至被称为“金逻辑”,显而易见,这是他本人在此领域长期耕耘并被人们广为认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