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07)06-0045-07 在我国,从首次出现“大学排行榜”到现在已经有了整整20年的历史①,人们对它的态度从比较冲动转为比较理智。大学排行榜在我国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预示着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即它是社会参与评价高等教育的开始。尽管目前它的科学性还遭到人们的质疑,但可以肯定地说,它的出现为社会了解大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也为大学提供了一个反思自我的机会。当然它的特别意义在于它为社会进行大学选择提供了一个参照,因而格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而也使大学排行榜从一家发展到多家。在这种“繁荣”的局面下,大学感到自身受到越来越多的监督,从而也更加注重自我形象。这显然有利于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更和谐的互动关系,促进大学更主动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可以说,大学排行榜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大学发展的新视角,有助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完善,从而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尽管大学排行榜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但它确实为高等教育发展增加了活力,而且也为完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增加了推力。所以大学排行榜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够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走向完善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一、大学排行榜缘起及其意义 毋庸置疑,大学排行榜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社会需求首先表现为报考大学的考生及其家长的需求,其中也包括大批的准考生及其家长,他们都想了解关于大学的真实状况以便寻找到一个最为理想的受教育环境。其次,在读的大学生们和高校的教师们及管理者也都非常想了解其所在的大学办学状况究竟如何,也希望能够借鉴别的成功之处并补足所在学校的不足。再次,已经离开大学的校友们也非常关注母校的状况,大学排行榜就是他们了解母校客观状况的一个窗口。此外,社会公众对本地的高校及所熟悉的高校的状况也非常关注,希望能够看到它们的发展壮大。 在过去,社会与高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人们只能凭借大学的招生简章和简单的招生专业介绍来获取有关大学的信息。虽然后来大学加强了招生宣传,在学校简介上增加了一些精美的图片,但所反映的仍然是一个侧面。而且随着招生宣传图片制作技术越来越高超,其中也出现了不惜造假者,于是大学的自我介绍就越来越不足为凭了。此时该以何为凭借呢?这是一个考生发展前途的大事,不能不引起考生及其家长的焦虑。为解决这个难题,大学排行榜就出现了。可以说,大学排行榜是应运而生。大学排行榜的优势首先在于它是以“第三人”的立场来评判大学,这是其他组织无法代替的。其次,它首次将大学的神秘面纱揭开,让人们可以直面大学发展现实。再次,它提供了一种外在的评价大学的尺度,从而为人们理解大学提供了一个途径。最后,它促使大学不能无视外部需要,从而促使大学要兼顾自我发展和外部需求的平衡。 大学排行榜的出现也引起了一些消极的反应。对于大学而言,它首先面临的一个课题是大学办学自主权是否应该得到保证。大学排行榜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评价大学的开始,而这在传统上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大学历来自命为知识中心,外界没有资格来说三道四。而今天大学对这种社会评价应该持什么态度?如果大学非常重视外部评价,会不会影响大学自己的办学标准?如果不重视,会不会影响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社会地位?这似乎是一个两难选择。客观地说,大学排行榜的出现确实对一些大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对另一些大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比较而言,一些著名大学因为不利的排名而受到损伤,而一些不著名的大学因有利排名而地位得到提升,这些都会对生源市场状况有所影响。正因如此,当大学排行榜刚一出现便在大学间引起了一阵骚动,特别是那些在大学排名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开始质疑其排名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甚至认为大学排行榜在误导社会舆论,误导考生,并干扰了大学正常的办学秩序,因此强烈要求行政进行干预。[1]在“两会”期间还有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立法提案中建议取缔非法的大学排名,理由是这种民间行为干扰了大学办学秩序。还有一些校友为自己母校的不利排名鸣不平,认为大学排行榜侵犯了母校的名誉,并声言要诉诸司法为母校讨回公道。更有甚者,一些大学校长直接将意见反映到教育部,要求教育部出面制止这种行为,理由是这种排名不科学也不严肃,对大学教学秩序有干扰作用,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与这些过激的举动相反的是多数高校对大学排名表示沉默,尽管也质疑大学排行榜的科学性。而教育部始终没有正面介入这场争议,显示出一种比较超越的姿态。正是这种非干预姿态,才使大学排行榜能够发展到今天。 我们知道,在关于大学排行榜事件中,除了考生及其家长、大学是直接的利益相关人外,教育部作为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人,因为无论大学排行榜发布什么样的信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育部的权威。而教育部之所以没有直接干预,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教育部认为大学排行榜的出现客观上弥补了社会上关于大学信息的缺失状况,有助于实现大学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对称。这无疑客观上做了教育部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正是大学排行榜的积极意义所在。其二,虽然有一些大学指责排行榜不实,产生了误导,但有此类反映的学校为数极少,不足以影响教育部的决策。同时大学排行榜作为民间行为也利用了管理的空当,造成了既定事实的局面。而且鉴于国外惯例,教育部也不便出面干预。其三,大学排行榜所依据的信息尽管是不全面的,但基本上都是客观的,有一定的信息渠道来源的,从而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如果所采集的信息没有错误,而采用的指标有问题,则属于技术性问题,是可以改进的,因此就没有封杀的必要。其四,大学排行榜的存在,确实发挥了督促大学的功能,这就在无形中成为了教育行政管理的助手,因此教育部也是乐见其存。出于这四方面的主要原因考虑,尽管大学排行榜会对教育部的权威产生潜在的消极影响,但教育部并没有进行严厉指责和强行干预,这实属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