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迁:从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飞跃到大众化阶段,一些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均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校园面积和大楼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在国家投入难以大幅增加的条件下,大学不得不借助于非常规手段:向银行贷款。通过银行大幅贷款的方式,大学迅速建设了新校区和大楼。从2000年至今,中国大学的版图出现了质的裂变:校园、大楼和学生规模等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贷款规模急剧上升,大学面临着金融风险。 一、大学贷款的性质 自近代大学诞生以来,大学作为一种精神堡垒和象牙塔,几乎是一种保守机构的代名词。在西方,大学与教会一样,是为数不多的从中世纪一直流传到现在的社会机构。这样一个社会机构,历史上似乎一向不与银行发生任何瓜葛,它是独立于市场的知识分子汇聚之所。一般而言,公立大学都是非营利的事业,是一种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的事业。作为公共机构的大学,在欧洲办学经费靠国家投入,在美国除了国家投入,学费、捐赠也是渠道之一,除此之外并没有多少稳定的财政渠道。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世界上很少有公立大学向银行举债来进行基本建设。我国公立大学负债经营和公立大学大量向银行贷款现象,在历史上属于一个特殊的个案。 那么,作为一个一贯独立于市场的社会机构,大学为何逐渐向市场靠拢,从银行大量举债来建设呢?这是一种制度创新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呢?在一定意义上,可归咎于市场精神对高等教育经营方式的影响和渗透。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公司或产业经营的理念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运营模式,公司和企业的价值观影响了大学的管理,市场的精神浸润着大学的治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举债大发展,显示了中国大学在市场面前的一种极端的灵活性,显示出一种被西方学者克拉克所称谓的“拓进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的特征。在这一点上,中国大学具有一种强烈的面向市场的取向,具有灵活的规则和环境适应能力,善于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变通和调整。同时,这也表明大学制度的不完备,是大学在现有制度环境之下的一种生存策略,它既是制度初创阶段的一种灵活性,又是一种制度设计不完备之缺陷。 二、大学贷款的原因分析 高校贷款潜伏着风险和危机。仅在过去5年时间,几乎所有的大学都热衷于跑马圈地、建设新校区,一些名牌大学动辄从银行获得10亿~20亿的贷款,远远超过了一些大型企业的贷款魄力。以江苏省为例,在2003年之前,高校的基建费用每年为10多亿,2003年之后,每年增至70亿~80亿[1]。这些钱大部分是从银行贷款获得的。 一个向来“只进不出”的“花钱”社会机构,为何有这等战略和魄力呢?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背景下的一种特殊选择。大众化背景之下,国家的投入严重不足,只有靠非常规的手段来融资,大学向银行贷款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其二,国家政策体制提供了空间,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是推动力量。我国政府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在政策范围内实现对公共资源的再分配。一切的社会机构,特别是公共机构是政府功能的延伸,需要听命于政府决策。政府长期以来教育投入不足,短期内又急速推动高等教育的扩张,所以政府鼓励大学向银行贷款。一些省市采取政府贴息贷款的方式,鼓励大学向银行借贷,这客观上鼓励了大学和银行发生借贷关系。 其三,大学贷款的自身逻辑。目前,公立大学与政府之间缺少明确的治理范围和自主权的边界,政府可对大学进行宏观调控,甚至也可直接介入大学内部事务。这是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重要的不同点。大学在与政府的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这是一种大政府主导的教育体制,大学几乎成为政府的一个延伸机构。适逢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大调整,扩招便成为发展的一个契机。大学之所以大量贷款,既是对政府号召的回应,又可抓住契机谋求学校的更大发展。 此外,中国校长的任期制和向上级负责,加重了这一冒险性贷款决策。在这种背景下,大学当局对贷款的风险缺乏清醒的责任意识,有人甚至提出“不贷白不贷”、“大学贷款,政府买单”等说法,反映了一些大学领导人风险意识的淡漠。 其四,商业银行提供了外部契机。银行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使其与大学当局一拍即合。对于银行来讲,高校是一个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立机构,几乎没有破产的风险,所以银行认为向大学提供贷款风险小,是一个增加利润的稳定渠道。银行在市场面前寻求一切的发展机会,向大学提供贷款是一种划算的选择。正因如此,许多商业银行十分青睐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甚至积极上门服务,向大学推销贷款。 其五,政府的行为和政策加速和鼓励了这一行动。教育部门推行的高校评估,对高校的校园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等提出了严格标准。为了通过评估,许多大学不得不贷款建设新校区;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提升本地的知名度和软环境,也积极提供土地等优惠条件支持大学进行新校区建设。这样,政府层面就达成了大学校园建设的共识,实际行为也鼓励了高校和银行之间的合作。 外部的条件一旦成熟,大学向银行贷款便顺理成章,没有任何的政策障碍。于是,2000年之后,全国掀起了一轮贷款建设新校区的风潮。全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各地纷纷“圈地”建设大学城。目前,全国共有55座大学城,基本上是靠大量贷款催生的。高校的贷款数量十分惊人。据保守估计,2005年全国高校贷款已超1,500亿~2,000亿[2],目前甚至有人估计达到了4,000亿以上[3]。若按照5年以上贷款利率7.56%的计算,全国高校贷款每年需要还息近15亿~30亿。今后两三年,高校将进入还本付息的高峰时期,如何在高额的利息之外偿还本金,这对每一所贷款的高校来说,都是一个空前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