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07)06-0001-05 一、本土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公布了,我国媒体上“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之类的讨论又热火朝天起来,不少人在反思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有人说,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是“经济实力还是不太够”,因为能拿到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资金投入都非常大,中国目前没有那么多科研经费。可是,回顾一下诺贝尔奖的历史,不难发现许多获得者从事的都是基础理论研究,并没有花很多钱。显然,“经济实力还是不太够”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事实上,战后日本的汤川秀树(1949年诺贝尔物理奖)、朝永振一郎(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福井谦一(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都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迄今日本已有12人获诺贝尔奖,其中有2人在2002年同时获奖。这些显然不能光用“经济实力”来解释。 反思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其实应该从创造能力高低入手。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的每一个奖项,实质上都是在鉴定和评价被提名者的创造能力,成果只不过是创造能力的必然结果或者说体现方式。 熟悉我们高教界的人心里都知道,我国已进入世界一流(举世瞩目)的领域太少,而且即使有也因其原创性不足,从而难有获诺贝尔奖的可能。只要看一下近年来国内各种奖项的介绍就会知道这点。中国人并不缺少创新能力,但是现在盛行于大学的浮夸文化和管理体制造成的大学和学术机构行政化不利于创新。 我举几个例子给大家描述一下浮夸文化,然后回答为什么这些文化不利于创新。最后,探讨一下什么样的大学文化是利于创新的,我们应该往什么方向去培养这种创新文化。 二、浮夸文化面面观 文化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对文化一词都有不同的见解,也许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一个很准确的答案。所以我想用举例的方式来描述它。 1981年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进修期间,有幸参加了MIT成立120年校庆,印象非常深刻。庆典大会没有主席台,只有一个发言台,旁边有两把椅子,坐着MIT的校长和波士顿市剑桥镇的镇长。很多来宾,一些部长、参议员、众议员,各界的名人,都坐在台下,一视同仁。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人抱怨,没有一个来宾认为自己被冷落了,没有一个学生抱怨学校的校领导不会做事,不会宣传,不把重要人物曝光在媒体下。 相反,我回国后参加过国内很多学校的庆典,做法就大不一样了。校庆的主席台要摆好多排座位。为了排主席台的座位,校方往往就要伤很多脑筋,花很多精力。谁摆在谁的前头,谁摆在左边,谁摆在右边,奇数双数,所有的这些,都要安排得很周到。会上一般有7人以上讲话,代表方方面面。我们为什么要用这样复杂的校庆方式?这是我们不能不这样做。为什么?第一,任何一个来宾,你若把他的位置排错了,他可能心里就不高兴。第二,若不把一些重要的来宾摆在新闻记者的前面曝光,校友也不会高兴,社会也不会高兴,他们会认为学校不会做事,浪费名人资源。这么多要客来了,学校要借这些人来提高学校的声誉,要让他们高兴,给他们留下好印象,让他们下次还来祝贺,或者以后说到本校的时候就说好话。所以这个目标推着我们不得不这样做。 校庆方式的不同正是文化差异的体现,体现在做事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尽管大家都知道,MIT那种校庆大典简洁、务实,也朴素,就是给学校过个生日。中国式校庆(1998年之后)更多追求的是“声势浩大”或面子风光,大都是表面的或虚的。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下,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我们不得不按照这个“文化”的要求一一地来做。当然,也不能完全地说我们的文化是不对的。 其实,社会上和这种校庆文化一脉相承的东西,比比皆是。普陀山岛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寺院叫普济寺,普济寺前面有一个很大的放生池——莲花池。莲花池原是普济寺最著名的文化名胜。上面有一副对联,是赵朴初写的:“心定一池大悲水,佛香三界藕花风”,很有佛教文化的意蕴。现在这个莲花池被做成了音乐喷泉,开放时,流行音乐响起,池水翻滚,并伴有弥散的水臭味,瞬间就把佛学文化安宁、清静的感觉彻底破坏了。把“大悲水”变成音乐喷泉,肯定是某些很重要的人物决定的,他们的目的是想用音乐喷泉增加观众的兴趣,以为有些观众一看到音乐喷泉兴趣就来了。他们不知道,这样往往会给另外一部分游客带来很坏的印象。问题是,普济寺的僧人为什么不反对呀?群众为什么不反对呀?他们这样做并没有引起众怒,大家也就接受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文化比较浮躁,就连僧人、寺庙、名胜也逃不出这种浮躁。 论及浮躁文化,当前我国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也有一些浮躁。常有一些地方的各级领导片面追求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不惜做各种各样的蠢事。有人开玩笑地说,今天让一个人挖一条沟,国内生产总值为100元。过两天又嫌这条沟碍事,又要这个人再把这条沟填平,恢复到和过去一样,国内生产总值又是100元。两件事都做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变成200元了。但是没有任何进展,没有任何实效。其实类似这个玩笑之事,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例如,我每天都会收到一堆垃圾出版物,它们占每天收到邮件的多数,有信件,有报纸,有装帧非常精美的杂志。越是没有名气的出版物,印刷得越是精美。这些出版物,从造纸开始,到写稿、编辑、印刷、装帧好,邮递员送到我手里头,等于是“挖沟”;然后呢,因为它没有可读性,没有吸引人的知识,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马上又被扔到垃圾筒里去了,再通过废品回收、打纸浆造纸,又重新走完全过程,等于是“填沟”。每天我们都在亲历这些挖沟填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