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文化类型中,大众文化无疑是与都市特性结合最紧密的一种文化形态,或者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大众文化本质上就是近现代都市化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大众文化天然地就是一种现代都市文化。都市是大众文化产生的土壤,也是大众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大众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都与现代都市密不可分,而维系大众文化的几个关键因素:大众传媒、商品经济、消费文化,也是都市生活和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说,大众文化是都市文化中一种占主导性质的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形态,产生于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结合过程,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或鼎盛时期。自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以及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这样一种标准化、商业化、可复制性极强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影响到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并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启迪“现代性”的功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也成为当代中国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大都市中,大众文化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大众文化在体制的默许及市场逻辑的笼罩中迅速崛起,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从大众文化的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大量增加,社会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增长。 大众文化与社会结构 对大众文化下一个很确切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根源于大众文化的极端复杂性,从来没有一种文化形态,表现出与当代社会全方位广泛的联系,包括经济、政治、媒介、都市、消费、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抛开中西语境中大众文化概念的分歧,即便是在大众文化已经非常发达的西方,大众文化依然有很多歧义。威廉斯就曾罗列过关于大众文化的多种定义,第一,是众人喜好的文化,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有意迎合大众的文化,大众自己创造的文化;第二,是高雅文化之外的剩余文化;第三,是商业文化;第四,是人民的文化;第五,是妥协的场所等等。在他之后,尽管又出现了更多的定义,但是没有一个定义是被人们所公认的。即便如此,我们仍旧有一个最方便的理解切入口,那就是大众文化是为哪些人服务的,代表了哪些人的精神需求,它真的是“大众”的文化吗?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与特定的社会结构相联系的。当代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尤其是现代都市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它为当代都市人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对此,丹尼尔·贝尔有比较精辟的论述:“整个文化的变革,特别是新生活方式出现之所以成为可能,不但因为人的感觉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因为社会结构本身也有所改变。”①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当代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之后文化分化、文化特质重组的过程。 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大规模的蔓延,总是有着社会根源的深层原因,而不可能通过外部强加就能达到的,消费社会就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现实基础。当代大众文化的迅速传播,体现了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向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转变。在西方,以大规模的商品消费为特征的消费社会出现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欧美国家的技术创新、现代管理体系的形成以及资本运营的成就,在此基础上,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后工业化社会建立起来。杰姆逊曾经描述了消费社会在西方出现的历史状况。他认为,一种新类型的社会开始出现于二次大战后的某个时期,它被冠以后工业社会、跨国资本主义社会、消费社会、媒体社会等种种名称。而我认为,消费社会更能反映欧美国家整体的社会状况,所以成为一个最常被提起的一个概念。消费社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类型,以通常的眼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眼光)看,社会形态的划分和归类是以生产方式为标志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统一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其他矛盾的走向。消费社会则颠倒了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将消费和消费行为置于主导地位之上,这里的消费不仅指个人的一种随意的行为,更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与物,而且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整个的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或者,引用波德里亚的说法:“消费社会也是进行消费培训、进行面向消费社会驯化的社会——是与新型生产力的出现以及一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调整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化模式。”② 而与这种社会模式相呼应的则是以大众文化为主的各种类型的消费型文化,随着消费社会在西方的日益发达,大众文化也开始日益壮大起来。作为文化商品的大众文化之所以大规模的兴起,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社会的到来。大众文化被消费社会改造为满足文化需要的精神消费,大众的需求是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以生产为主的社会结构中,因为物质的短缺,消费是不被提倡的,人们贯彻的理念是尽量多生产少消费,以此规避短缺,追求富裕,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更是只有少数精英人士才能享有的特权。这个时期的文化形态更多地强调的是原创和启蒙的力量,文化产品不可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人们只能聆听精英文化的教诲,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被压抑和遮蔽。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闲暇时间的增加和物质消费品的不断丰富、满足,文化消费特别是大众文化消费被逐渐提升为主要的消费形式。消费社会需要的是文化商品而不是孤芳自赏的精英文化。于是,人们的认识视野开始注视日常生活方面,对原来精英文化的基调产生厌恶情绪,大众文化在休闲和消费领域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大众文化可以说就是一种以消费为特征的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消费文化特征,体现了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的结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