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329(2008)02-0001-09 近年来,随着文化部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及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双双启动,文化遗产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文化遗产为对象的古村落游也受到了旅游业界的热烈追捧。但是,由于我们对文化遗产重要性及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将文化遗产当成摇钱树的现象相当严重,许多文化遗产在保护、特别是开发的过程中,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那么,在开发过程中文化遗产究竟受到何种程度的破坏?为什么会受到这些破坏?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破坏事件的发生?所有这一切都是每个文化遗产守望者都急于破解的难题。为此,笔者于2005年12月1日至7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28期学员中的10位同志组成文化调研组,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上寨、榕江县三宝侗寨、从江县岜沙苗寨及小黄侗寨、黎平县肇兴侗寨及黎平古城等,专门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考察以深入基层实地调查为主,走访基层责任人、与当地居民座谈为辅,大致上了解了上述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情况。考察结果告诉我们,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开发方面确实取得了非常显著实绩。在这里,他们通过旅游开发不但使当地的居民走近小康,同时也使他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进一步意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而使古民居、古建筑等得到了更为妥善的保护。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将毫不隐晦地提出一些上述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提醒各级政府对这些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使一些错误做法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及时纠正。由于时间短促,加之本人能力有限,叙述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或是那样一些不足,希望大家给予及时指正。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因居贵州东南,全州人口似苗族、侗族为主而得名。其中苗族178.43万人,占总人口的41.37%;侗族135.9万人,占总人口的31.5%,是我国苗族、侗族人口数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黔东南地区山高林密,土地稀薄,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建国50多年来,尽管贵州人民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迄今为止也只能说是基本上解决了当地人民的温饱问题,脱贫任务仍十分艰巨。但是,如果我们将文化遗产也视为一种经济资源,甚至是一种只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就会永续利用、永不枯竭的经济资源,那么,黔东南地区对这一资源的拥有量是相当惊人的。只要保护、传承、利用好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以文化遗产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很可能就会成为这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和非正确理论的指导,这里的旅游开发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动性,拆真建假、弄巧成拙的情况屡有发生,有些甚至已经严重地破坏了原有景观。如果我们不主动迎接挑战,不去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开发,“大开发大破坏,小开发小破坏”的可怕结局就会不断持续下去,许多相当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就会在我们手中丧失。事实已经证明,错位开发是造成当前优秀文化遗产资源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一、黔东南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1.对古村落固有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及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破坏情况时有发生 我国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从事民俗旅游的历史已接近20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鼓楼、民居、歌舞等传统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所产生出的巨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鼓楼旧了可以重建,歌手老了还有新人辈出,所以人们对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不可再生性认识明显不足。调查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话:“拆了怕什么?房子拆了可以重盖,鼓楼旧了可以翻新,新的总比旧的好嘛。”在这样一种观念的支配下,传统建筑群落受到冲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在一些旅游开展得比较好的地方,新建筑越来越多,传统建筑越来越少。尽管这些新建建筑也是传统的干栏式建筑,但在体量上,已经与传统的小巧而精致的干栏式建筑有所不同。原因是有些地理位置相对较好的居民为开旅馆挣钱已经等不得房屋损坏而迫不及待地拆旧建新了。按国际通行惯例,已经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区的传统村落尽管并不反对在原有基础上修建一些新建项目,但这些建筑在体量、色彩、风格等方面,必须与原有建筑保持一致。而我们在一些村寨中所见到的新兴建筑至少在体量上已经完全违反了这一原则。造成这种情形的后果至少有两个:一是从审美角度看,这些新建建筑明显变大,与传统建筑在体量上失调,从而造成了视觉上的不和谐;二是从安全角度看由于体量过大,使原来出于防火需要而拉开有一定距离的建筑又在利益的驱动下被人为地连接在了一起,从而给今后的防火工作带来相当困难。黔东南地区的传统建筑群落以木构建筑为主,火灾时有发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这里很难见到有3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村落。但随着游客流量的增加和这些长期居住在水泥结构屋宇下城市游客防火意识的淡薄,防火工作便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建筑空间中预留出必要的防火隔道,通过降低建筑密度,保留原有房前屋后挖设鱼塘等传统,不失为一个好的做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以展示当地人民的独特智慧,另一方面也可满足日益紧迫的人们对于防火措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