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8)01-0224-06 小引:弥纶六合·包蕴三才·回归太和 本文拟从“三才”这一中华文化理念而讲到和谐精义的思考路线,以为可供目下热谈“国学”者参酌而加深研索其间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中华文化是个大体系的哲思问题,不是零散琐屑的“杂拌”“拼配”菜肴。 少年时写春联年对,联对必加横批。有一条横批文曰“六合回春”,我很喜欢这句话。其后,自悟,吉祥图案画上有“鹿鹤同在”一目,心知“鹿鹤”即“六合”的谐音而加以形象艺术化,由“文采”而走向“通俗”,于是雅俗合一,互通共济。这一点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忽略不得的。 去年天津与台湾联办楹联比赛,来征联文。我即时拈一七言对,文曰: 九州文汇三才秀 两岸花联一脉鲜 见者以为佳,然有提问者:三才是什么?我方“惊”觉,自己民族文化上那么通常的用语,如今竟然不懂了,岂不可思?岂不堪忧?由是,讲讲“三才”还很必要。 我于1995年应中医学院之邀去讲医理中的“太和”。次年又应《中国文化》征稿,乃写《三才主义》一文。写“三”才,是为了一“和”,不是“三分天下”。至1999年《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刊出主编龙协涛先生对我的专访记《“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其中又讲到“和”在中华文化上的要义。2007年又写《和谐之思》一文,刊于《解放日报》。以上是我近年断断续续的一些文化探研的粗略轨迹,记于这里,聊充“提纲”可也。 “六合”,指东西南北四方加上下,是对宇宙“六维”的观念和代称。“三才”是天之才,地之才,人之才。三合一,即天人合一。不是一分为三。 六合、三才、八卦、五行、九畴……是现象,还是妙理? 诗曰:“二仪八卦久知闻,六合三才便觉新。”“太乙”“泰一”又何也?和谐至宝最堪珍。 一、命题的提出 三才,华夏古词;主义,西方今语。如今组而合之,倘能见容于时尚乎?《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以成卦。”三才的观念,见于文字,似当以此为最早。 古人不会说“主义”,晚近出现了这个新名词。“望文”而测之,大约是主张、宗旨、理论、设想等等意思。我借用它,以便说明一种拙见:我们中华文化思想之纲,可用“三才主义”来表述。 二、浅释数端 古语,字省句短而每协韵,先秦之书其例甚多。此处曰阴与阳,曰柔与刚,正复如然,而曰仁与义不谐,故疑本当作“曰仁与方”,而后世儒士改易之。盖方即正,正即义,而“义方”亦连文也。 人人皆知,讲《易》,曰乾阳为天,乾性属刚;坤阴为地,地性属柔。乃《说卦》之文却言天之道曰阴阳,地之道曰柔刚,这不全“乱”了吗?于是有悟:我中华之人,自古没有机械论,早懂辩证法。盖天之与地,乾之与坤,对待而言之,则彼阴此阳,彼柔此刚;然其自身本体,又各自具有阴阳柔刚也。否则,若天只阳,安有秋冬?若地仅柔,讵来山石?讲之难通矣。 由此可推:虽曰人道仁义,亦只对待以言之之理耳,天之与地,又各自具有其仁义也。《老子》云“天地不仁”,反语也,故天地本具仁心,始有好生之德。人有屈枉,必呼天以求其直,廉正之官,民皆以“青天”称之,是天有义方之证也。 三、何以必三 既曰阴阳二气,既曰乾坤两仪了,如何又生出一个“三”来?回答此问,可借重南朝齐梁间大师刘彦龢的话来帮助,最为简要。他说:“仰观吐曜,俯察舍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原道》) 这“参”,是表“三”的动词,意谓“加上去,共成为三”,略如“骖”字为三驾也。由此可知:人之所以独有配天地而三之的资格,全在他生来具有之性灵。 大英雄唐太宗的文章:“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这“万品”的“生”与“物”皆不具此性灵,是以总难入列。 一个“灵”,一个“秀”,是人的最大特点,即所以与万品区分的唯一标准。然而,这灵这秀,又非人所独专,它不过是二仪的“心”的代表者罢了。由此又可知,人并非天地之外的一个独立之物,他是天地的一个“部分”,离开天地,他也就无所谓灵心秀气,也就构不成“三才”了。 这是中华文化思想的第一条根本要义。钱穆先生的最后一篇总结性的论文有云: 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这是一位大师一生治学的总结论。我因此想,“三才”的命题,也正是“天人合一论”的一个最早的表述方式。 四、才是什么 依据我国古代、近代大学者在文字训诂学上的公认意见,“才”的造字取象是“草木之初”。草木的“初”,还未长成全形,但它蕴涵着全部的生机——生命之力,它会从那一初级形态逐步发育成长为枝柯扶疏、花叶茂美的滋荣旺盛的境界。因之,“才”所表所含的意义是生的能力、质性、品貌、风采。 后世之人,尤其今日之人,一闻“才”字,大约首先(或仅只)想的是文才,但古代的“才”字用法,并不如此狭隘,它的含量很是广大。比如,“才具”这一词语,现代少用了,故多不懂何谓了,而在清代官制上,上司给属员下个“考语”,说某员“才具平平”,这句话还是习用之词,译为白话,大致是“才干平庸”、“办事的能力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