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习惯于今天各种时尚杂志中的女性形象时,或许很难想象她们初次出现在女性报刊中的模样。创办于上海的《妇女时报》(1911-1917),是第一份商办女性报刊①,首次采用新式封面仕女画②。《妇女时报》诞生于清末第二次国人办刊高潮和“废缠足,兴女学”的女性解放运动引起的女性报刊浪潮之中,其定位、宗旨、内容及风格受制于商办的性质及创办者狄楚青和包天笑的政治立场和审美趣味。其办刊宗旨是:介绍知识、开通风气。主要栏目有:图画、时论、知识介绍、游记、中外妇女风俗、文学等。定价每册四角,通篇文言文,这两点决定了《妇女时报》的目标读者主体是“通达之闺彦,与夫忧时爱国之女士”③,即生活在中上层家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女性。《妇女时报》的发行范围广及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天津、四川等10余个省市的30多个发行处,发行量曾一度突破6000册④。 在《妇女时报》之前,中国共创办了38种女性报刊⑤。这些报刊多为志士所办,伸张女权,提倡女学,但是经营不佳,存时较短,如《女学报》《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1908年起出现学生办的报刊,以宣传进步思想为主,不走市场化路线,如《湖北女学日报》《惠兴女学报》《女学生》等。与大部分前期的女性报刊不同的是,《妇女时报》是男性编辑者主导的产物,是女性报刊市场化的初次尝试。这些特点决定了《妇女时报》能在最大限度上展现兼具社会陈规和改革理想的现代女性视觉形象。《妇女时报》之后,中华图书馆的《香艳杂志》和《女子世界》、广益书局的《女子杂志》、中华书局的《中华妇女界》以及商务印书馆的《妇女杂志》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或延承了《妇女时报》的办刊模式和编辑理念,共同构建了民国初年女性期刊的面貌,近代妇女报刊的发展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 最早的女性视觉形象:传统美人画 传统女性视觉形象主要由女性绘画(即仕女画)构成。“仕女”一词代表古代美丽聪慧的女子,⑥仕女画俗称“美人画”,是人物画科的重要分支,一般专指描绘贵族妇女、宫妃的生活情趣和仙女、美人的靓影。⑦ 历代画家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来塑造仕女形象,因此不同时代的仕女画在主题和风格上都不尽相同。明清时期典型的仕女形象是:“小的眼,小的嘴,斜而窄的肩,三寸金莲藏在裙子里面”⑧。清末仕女画由于受到月份牌画风的影响,时装美女一概“细、嫩、白、净”,这种画风一直保留到民国。⑨从总体上看,传统仕女画的人物形象刻板、活动空间狭窄、绘画主题单一,受制于封建社会的男性审美观。直到20世纪初流行以时装美女为主题的月份牌,仕女画才从深闺走向社会,成为商业社会广告大潮中的一道风景。随后,仕女画开始频频出现于近代报刊的封面。从传统仕女画的出现到近代封面仕女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术和观念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一、技术方面。上海最早的中外文近代报刊,都只有文字新闻而没有插图,更谈不上新闻照片,报刊采用新闻插图始于19世纪70~80年代,广泛运用是在20世纪初。⑩石印术(lithography)在鸦片战争前后随传教士来华而传入中国。至清末,国内书商纷纷设局石印图书,因其简便易行、能获巨利而形成清末出版界的“石印热”,(11)石印技术加速了插图的印刷(12)。 二、观念方面。儒家的“男女有别”规范把男性、文学和政治权力归之于公众领域,而将女性、生育和家务劳动归之于家内领域,(13)《女诫》《烈女传》《女论语》等书都是为实行以男性为中心的“妇礼”、“女德”教育而准备的,女性不能有知识,更不能抛头露面。在这种情况下,正经女子画像自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以及出版业的繁荣,晚明时期女性首次以作者和读者的身份出现(14)。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势力发展,女子教育振兴,知识妇女群体出现,男性知识分子对妇女报刊的支持,都为妇女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契机,(15)女性画像才得以出现在报刊封面上。 封面女性形象:少女·妇人·女学生 一号~二十号《妇女时报》都刊登了彩色石印仕女画。(16)在这些视觉形象中,既有下层女佣又有中上层社会的女性,以中上层社会的女性为多。她们从事的活动丰富多样,所处的活动空间并不单一,服饰以传统为基调,配有多种时尚道具。 (一)少女形象。《妇女时报》的封面仕女画中共出现了四位少女(尚不能判断她们是否为女学生)。其中,三号封面少女手持蒲扇凭栏远眺,以村落为背景,高领窄袖长袍的传统打扮,似乎平淡无奇,但是左下角隐约显现的一轮朝阳及其眺望远方的眼神暗示一些新气象。八号封面少女头枕书籍睡卧桌前,衣着比较西化,桌上摆着一朵鲜花和一本香书。十八号封面少女纤纤独立投递信件,袖子较短,白底碎花的裤子也比正常的短了一截。浅绿色高领长马甲尤其引人注目,它是旗袍的最初形式。(17)她向邮筒递出的信件是情书还是报社稿件?从《妇女时报》几次极富广告意味地出现在封面的情况来看,后者并非没有可能。十九号封面少女足蹬皮鞋立在河边钓鱼,蓄着长而疏松的刘海,脚上的鞋子最为耀眼:黑色高跟皮鞋,面上一朵红色蝴蝶结,款式已与今日的高跟鞋无甚区别。高跟鞋比时尚装束更早地让女性感受到时尚的魅力,那时的女孩子只要年满十六岁,一律穿起了高跟鞋。(18) (二)妇人形象。《妇女时报》的封面仕女画中共出现了九位妇人,几乎清一色地身着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和黑色长裙,这是民国初年的典型装束。(19)这些女性形象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现代女性。四号妇人坐在庭院读报,是一名识字且关心国事的新女性;七号妇人身着绿色的大翻领外衣,蓝色高领衬衣也不同于传统服装,灰色长裙下微露黑色皮鞋,着装比较西化。二号《妇女时报》中刊登了女体育家汤剑我的西装小影,那是所谓职业女性的装束,但当时在女性中更为流行的是头梳东洋髻、身穿高领窄袖长袄素长裙、足登西式皮鞋的中西合璧装,(20)正如封面画中的主人公一样;十四号妇人手持相机,为不远处的梅花鹿拍照。清末摄影技术流行,摄影对象已不局限于肖像,还发展了风景、运动、静物等(21);二十号妇人高举望远镜眺望天空,视线所及是一个黑色飞行物。第二类是名媛。十二号妇人的衣着完全西化,握着手笼,站在雪地中,表情有些哀怨,似乎回到了传统仕女画中的形象,只是少了一份娇涩;十七号妇人蓄时尚刘海,画着浓妆,试戴新买的白色手套,这在当时是颇为流行的。桌上相框里应该是本人照片,墙上镶着一面镜子,可见是一名爱美且追赶时尚的女子。第三类带有广告性质。十三号妇人伫立窗前看《妇女时报》的封面,十六号妇人抱着孩子读《妇女时报》。另有十五号封面画的是主仆二人在江边钓鱼,穿着打扮都是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