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年的网络事件,从2004年的“木子美”到2005年的“芙蓉姐姐”,再到后来的“菊花姐姐”;从2005年的陈易“卖身救母”到2006年初的“铜须事件”,再到接着即来的“虐猫”事件;从2006年初的“韩白”论战到2006年7月“思想狂徒”黎鸣与“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之间展开的“黎方”论战……接连不断的网络事件让游荡于网络中的青年群体应接不暇。虚拟本身就是一种现实,对虚拟世界各类现象的划分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的标准,根据青年“哄客”的行为特征,我们可以将以青年为行动主体的网络“哄客”现象分为以下三种: 1“颠覆性”的集群行为 在对传统审美标准的颠覆中,以青年为主体的网络“哄客”完全以非理性的行为取代了理性行为,在“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背景下,群众渴望民间丑角(呕像)诞生,“娱乐”成为行动的价值取向,而“审美”则远离了网络集群行为者,青年通过网络行为,尽情地享受着“审丑”行为带来的娱乐效果。典型的是对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同辈“呕像”的造神运动,青年“哄客”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娱乐他人,在商业化的操作介入之后,不断有青年网民卷入到“哄客”圈中,网络集群行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呕像”就更名副其实。“呕像”之所以能在网络中颠覆传统审美观,无不与社会转型期虚无的青年价值观有关联,由于社会急剧转型,青年群体在现实中培养出来的对现实的叛逆与颠覆被复制到虚拟网络行为中。虚拟网络当中的青年“哄客”通过颠覆性的哄抬行为倡导自我的价值观和实现自我建构。 2.“维护性”的集群行为 与颠覆性的集群行为相反,网络集群事件中,有一类青年“哄客”站在正统的道德立场对网络世界中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和讨伐。互联网上一旦出现类似事件,网民都力求让维护道德的正义之声覆盖整个网络世界,并在“道德卫士”的身份下,利用各种工具达到维护“道德”的目的,首先道义谴责,进而破译身份,再而围攻,最后对被批判对象的现实生活进行施压。而就是在这种以道德正义之名对道德败坏者的谴责讨伐过程中,网友所采用的行为却侵犯了个人隐私,形成网络暴力。“铜须”事件中,主要的参与群体也是青年网民,他们对此事的关注源于“铜须”与“幽月儿”在现实生活中不道德的行为被公布,网民对“铜须”和“幽月儿”的文征笔伐被披上正义的外衣,然而,众多青年网友在正义的外衣掩盖下多次通过电脑技术将“铜须”和“幽月儿”的个人身份及日常生活照片公布于互联网,侵害了个人的隐私权。无独有偶,“虐猫”事件中,网友在短短的时间内找出“虐猫”女的真实身份,并利用舆论让“虐描”女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惩罚。此类网络集群行为中,青年网民的行为一方面是维护正统的社会道德立场,但行为的结果却有悖于行动的初衷。这一悖论正好解释了青年“哄客”群体中出现“维护性”集群行为的原因,转型期的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处于无根和易变时期,除了表现出颠覆性的行为之外,他们依然有回归正统价值观的期望,但采用的工具和达到的结果却具有虚拟暴力色彩。 3.非理性下的群体歇斯底里 在传统媒介中,社会精英阶层的形象呈现往往会经过媒介的过滤,他们大多是以正面、理性的面孔出现在大众面前。然而在网络媒介中,社会精英开始直面大众,其言语、行为不一定必须经过媒介过滤再呈现在大众面前,他们直接从幕后步入前台,丢掉了所有的掩饰和修辞之物,在此过程中,社会精英与大众一起表现出非理性。而在以青年群体为主的网络中,与社会精英共舞的主要是青年群体。这类网络集群行为是以草根精神领袖带领的草根阶层与传统文化精英之间展开的对话,并逐渐演变成文化精英陷入到草根阶层的“口水战”的汪洋大海中的网络集群行为。“韩白论战”中,韩寒在多年以前就以其犀利的文笔和张扬的个性成为年轻人的代言人,获取了社会资本。韩寒此次回应白烨的文章保持了一贯的风格,继续为“80后”一代人声辩,而与之对应的以白烨为代表的社会精英则很快陷入到与韩寒的支持者的“口水战”中,本想抱着维护传统文学而“歇斯底里”一把的社会精英带来的却是青年草根阶层的“歇斯底里”和“娱乐”般的狂欢。青年“哄客”们以网络为工具,从言论上维护本群体代言人的利益,也是以群体的名义向社会宣示青年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