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术离不开古今中西的维度。学术上的瞻前顾后,一方面表现为传统学术和文化的再评价、再利用问题,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如何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开拓新路;思想上的左右逢源,固然为我们提供了琳琅满目的理论资源,但也足以令中国学者无所适从。正因为如此,立足中国现实,关切中国问题,既要解放思想,也要实事求是,才能确立坚定的立场。2007年,中国文化学术的发展便在这学术古今与思想中西的碰撞中展开。 民主社会主义与第三次改革之争的终结 2007年,《炎黄春秋》第2期发表了谢韬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该文是为辛子陵《千秋功罪毛泽东》一书所写的序言,已于2006年私下流传,但直到该文正式发表,才真正引起各方关注。其文的针对性被认为是对张勤德批判“庸俗发展观”的批判,可视为发端于2004年以来的所谓中国第三次改革之争的延续。同时,《炎黄春秋》在此后数期中又发表多篇引起各方关注的文章。 谢文发表后,首先遭遇到的便是一片激烈的批判之声。2007年3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举办“第3届思想家论坛——国家兴衰与马克思主义研讨会”,即有学者对之进行了批判。3月17日上午,浙江杭州举行讨论会,批判“民主社会主义”,认为它是“继新自由主义思潮之后,在我国出现的又一股思潮,这是一股反党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当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上海大江书社举办“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问题座谈会”,也对该文展开批判。4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社会主义旗帜——批驳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乱党谬说”的会议。4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院团委举办“民主社会主义座谈会”,也以谢文作为重要的批判对象。4月29日,南京举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和抵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研讨会。5月20日,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于5月20日至22日就“坚决支持刘国光‘4.6’重要讲话,批驳以民主社会主义为主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为主题开展了笔谈研讨会①。 在坚决反驳谢韬、辛子陵的学者中,有两位学者的声音最为引人注目:一位是张勤德,他列举了民主社会主义的九大罪状②,认为其“用新自由主义歪曲、篡改‘三个代表’”、“以改革创新为旗号演变、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抵制、反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等;另一位是奚兆永,从2007年2月至8月,他连续撰写“谢韬和辛子陵的‘民主社会主义救国论’应该批判”、“马克思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首倡者吗?”、“恩格斯晚年放弃暴力革命论了吗?”以及“二十评谢韬、辛子陵的民主社会主义论”等文章。 从更大范围的学术思潮来看,2006年下半年以来,陆续出现的“人民社会主义”、“普遍幸福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等口号及相关论战,突显出在“第三次改革之争”的复杂性。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社会主义论坛于2007年5月19日至20日召开。会议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上许多学者认为,现在并不是“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而只是各种“左”倾社会主义模式正处于低谷并走向灭亡,新式社会主义则仍将继续磅礴于全世界③。5月31日,高放在《南方周末》撰文回顾了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百年分合,该文指出,现在,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已从对抗转向合作,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④。 面对思想界围绕民主社会主义的论争,中央的表态,就变得尤为重要了。5月10日,《人民日报》针对这场大辩论首次表态,文章以理论解答的形式对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进行了分析,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民主社会主义经过历史上的逐步演变,已经将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思想纲领,它已不属于一种社会主义,而是“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议会道路来改良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与此前数次讨论会的激烈抨击不同的是,文章并没有将民主社会主义驳得一文不值,而是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另一方面也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⑤。此后,《人民日报》又于5月25日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发曹长盛的文章《正确认识和对待民主社会主义》和辛向阳的文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国》。6月1日,《人民日报》进一步撰文,认为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指的是渐进式、稳定的、在现有政治秩序内进行制度创新的民主化⑥。《光明日报》也早在4月24日发表徐理的文章《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此后分别在5月8日发表钟益文文章《恩格斯始终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6月1 2日发表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文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认为“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各大党报、党刊在陆续发表相关辨析文章之后,被认为是“及时必要”、“权威准确”,对于解决思想困惑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大学术期刊也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发表相关文章近一百三十多篇,讨论进一步围绕着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问题展开辨析,进一步强化了对按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