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7)03—0094—06 尽管亚里士多德说人是“会说话的动物”,但古人最活泼有力的言语莫过于未启口时所呈现的能表达一切的符号。意大利以及普罗旺斯人,话未出口便已手舞足蹈,借此引起关注以取悦听众。塔尔昆、特拉叙布卢斯斫去罂粟花的花头,亚历山大将戒环靠在密友的嘴唇边,第欧根尼当着芝诺面跨步,这些象征性的行动显然比言辞更生动有力。大流士进军斯奇提亚时,斯奇提亚国王派人送来一蛙、一鸟、一鼠和五支箭。传令官呈上礼物时未置一词,大流士心知这是令人畏惧的檄文而旋即罢兵。印度商人在公共场所洽谈生意时,为了保密,他们只在握手时通过旁人无法觉察的手劲之微妙变化来传达意思。① 当然,这些传播行为都必须在同一文化语境中才能有效进行,因为语境决定了人们的解释并设定传播行为的意义。正如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在《文化与交流》(Culture & communication)中指出的:“当与朋友和邻居在一起时,我们会毫无例外地认为交流是包括许多言语和非言语的复杂的持续过程。只是当遇见非本民族的陌生人时,我们才会突然意识到,由于传达信息有各种习惯行为(不仅仅是语言行为)我们只有懂得其中的奥秘,才可能知道发生的是什么事情。”② 所以,人类传播行为的产生,不仅仅是来自于交流所用的器官的功能,还来自于对人们特有的习俗行为中那些奥秘的掌握。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前卫派的文化人类学家,利奇着重探讨文化问题。他有许多关于分类学、时空观、生育观的论著。他认为文化(观念)形态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结构,因而也决定了现实社会生活的方式。③ 他在《文化与交流》一书中所论述的中心思想就是:文化乃至文化习俗中的各种非言语方面,如服装风格、村落设计、建筑物、家具、食物、烹饪、音乐、身体姿势等等,被组织在模式化的系统中,其方式就像一种自然语言中的声音、语汇和句子一样。因此,文化应当是人类的交往(传播)系统,④ 它涉及社会成员间的意义生产、给予、交换和获得,它赋予人们源于共享的对于限制传播的文化因子认知的特殊能力。本文试以传播学视角,在利奇俯仰天地贯通古今地审视主导人类交流行为的文化习俗的宏阔视野中,发现提供给传播学超越地域、种族而升至理念的主导认识人类传播与交流行为的研究方法。 一、人类传播行为的多维存在 人类传播行为是意义的“浓缩形式”和盘根错节的文化习俗问题,它把人类种种自我冲突编进了自己的代码之中。在利奇眼里,“这种传播信息的方式包括:写作、音乐演奏、舞蹈、作画、歌唱、建筑、戏剧、医疗、崇拜等等”,因而,“所有的人类行为(不仅说话)均用于传播信息”⑤。而且它们表现于时空、心灵和社会之中。虽然这些维度是可观察到的、有形的和有序的,又是不可感知的、无形的和模糊不定的。总之,人类传播行为始终以某种固定的自我运动方式持续地影响和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探究人类传播行为的多维存在,并非是探究传播行为在社会中的实际功用,而是探究超出“社会结构”的独立的传播体系,探究不同象征之间及象征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本身,藉此揭示人类传播行为如何影响社会行为者的世界观、精神与感知。 1.时空尺度中的人类传播 利奇认为,“习俗的每一细节都被看作是复杂整体的组成部分;人们认识到,被孤立考虑的细节就像字母表中的字母一样毫无意义。因此,民族志已不再是一张习俗的清单,它已经变成一门注重描写的艺术,就像小说大师们的作品那样,各种情节错综复杂地编织在一起。倘若我们认可这点,那么显然,人类学家从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细节就不会是枯燥无味的。细节就是精粹。”⑥ 这种细节可以看作遍布人类生活时空的传播行为,因为实际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相互交流着人为组合的象征表示形式,即交流语言,交流他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站立的方式,房间中家具摆式等等。⑦ 人类传播行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利奇在书中列举了人类交流(传播)行为的几个方面:人类身体的自然生物行为——呼吸、心跳、新陈代谢过程及其他方面;用于改变外部世界的物质形态的技术行动——在地里挖洞、煮蛋等;以及评说现实世界,或意欲用抽象手段改变现实世界的表达行动。这种表达行为除了通常的口头表达以外,还包括姿势,如点头、拉长脸、挥手,还包括穿衣、站立讲台、带结婚戒指等。⑧ 用于交易的经济活动——“甚至在具有明显象征意义的交流形式中也是如此。比如,在基督教弥撒仪式中,教士给参加弥撒者面包和酒,并且声称他们是基督的肉和血,这种交流也存在经济交易。处于某种地位的某些人要买这些面包和酒。”⑨ 很清楚,这种假设范围很广。利奇的基本观点是,人们通过五官从各方面接受的信息随时转换成其他形式,比如把书面文字变成为言语,把可见的乐谱转换成手臂、嘴和手指的动作,甚至在某些更深的抽象层次上人们所有形式的感知都通过某种交流的方式进行转换,包括把视觉信息转换为声音信息、触觉信息或嗅觉信息,反之亦然。 利奇考察了服装衣着在人类交流传播中的意义。他说:“衣着行为是为了传递意义复杂的信息,那么,服装就必须是高度标准化的和容易识别的。但是,一旦某种特定的服装最后习惯性地与某种特定仪式相联系或与某种和此类仪式相关的特定的社会职务相联系时,该服装的任何特征部分都可能成为这种仪式或职务的转喻代号。⑩ 因此,服装标明衣着者,不仅说明他是什么人,还表示他不是什么人:“王冠代表王位”,“主教冠代表主教”。(11) 衣着在表达结构系统中个体地位的同时还表达一种空间意义上的秩序。在英国社会的某些阶层中,用三种礼节规格的请柬来标识晚宴的性质:要求佩戴“白色领带”参加晚宴表示“非常正式”,“黑色领带”表示“半正式”,“非正式服装”则如其字面意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