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099(2008)03-0020-06 冷战期间,东盟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势力,而是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工具。那时,东盟只是美国的一个小伙伴,是为美国战略目标服务的。冷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和政治影响突然下降了。一方面,苏联解体了,俄罗斯撤走了在越南的军事基地,停止了对越南的援助。另一方面,美国也撤走了在菲律宾的海空军事基地,结束了美国在东南亚驻扎军队的历史。这时东盟一下子从附属他国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由、独立、自主地主导自己外交的空间。 冷战结束之后,随着中国的崛起,在东亚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国相互制衡的局面,即中国、日本、美国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极力避免其他任何一方势力坐大,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导。这种大国相互制衡的权力结构恰恰为三大国以外的第四方——东盟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外交机遇,从而使东盟充当一个较为中立的协调者、平衡者、主导者的角色,为本地区的稳定、发展与合作做出贡献。东盟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一机遇,担当起主导者的角色。这是东盟地位的一大转折,也是一大意外收获。更使东盟喜出望外的是中日美三大国居然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一小国集团主导。这其中的奥秘不言自明,因为:第一,东盟主导就避免了其他任何大国抢占这个主导位置;第二,东盟是一个松散的中小国家集团,不可能对三国构成任何威胁。 东盟所承担和发挥的这种角色和作用被广泛地称作大国平衡战略。这一战略有三个核心要点:一是以东盟为中心,其他大国要围绕着这一中心;二是东盟要占据舵位,充当驾驶员,发挥主导角色;三是维持其他大国势力的平衡,避免某一大国的势力坐大。东盟推行这一战略对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平衡战略实施范围的扩大 为了实施这种平衡战略,首先,东盟同各大国建立对话机制,到1991年先后同美、日、中及其他大国建立了对话伙伴国关系;其次,发起并主导了东盟地区论坛;其三,倡导了亚欧会议;其四,主导了“东盟+3”(中日韩)合作框架。东盟利用这些合作机制积极主动扮演协调人和主导者的角色,游刃有余地利用了大国的平衡关系,从而强化了这种地区平衡和稳定。 近年来,东盟在主导地区合作和一体化方面又有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10+3框架的扩大上,即由10+3框架扩大为东亚峰会。 众所周知,东亚的地区合作框架是10+3。但2001年东亚展望小组提交给“东盟+3”领导人年度会议的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建议,即“将‘东盟+3’领导人会议发展成东亚领导人会议”。其理由很简单,因为“东盟+3”模式不是国际通行的对等首脑会议模式。在“东盟+3”的框架下,每年东盟首脑会议举行的时候,由东盟的轮值主席国邀请中日韩三国领袖加入东盟首脑会议。显然,会议的主人是东盟,中日韩只不过是被邀请来的客人。为了实现展望小组确定的“建立东亚共同体”目标,当然“东盟+3”的框架应当转变成平等合作伙伴的“东亚领导人会议”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报告特别小心地用“发展成”的措辞,以突出一个发展过程。但是仅仅3年之后,柬埔寨总理洪森就提议,应该举行东亚首脑峰会,而且指出会议可以在东盟以外国家举行。于是中国建议由中国主办第一届东亚首脑峰会,时间为2007年,以纪念“东盟+3”合作十周年。然而,马来西亚积极主张由它来举办首届东亚峰会,而且时间提前到2005年(赞成中国2007年主办第二届),因为东亚合作的计划首先是由前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于1990年提出的。 经过一番密集的磋商,第一届会期就这样定了下来。但是,参加会议的成员范围出现了分歧。按原设想,东亚首脑会议的范围仍限于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后来日本极力主张扩大范围,将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扩大进来。最初东盟内部有不同意见,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最后接受了日本的建议。中国也决定服从东盟的统一立场,于是第一届东亚峰会于2005年在吉隆坡顺利举行,参加的成员包括印、澳、新三国的16个成员国。尽管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但东盟的主导地位和平衡者地位不能削弱。为了保证这一点,东盟决定:第一,东亚峰会不能取代原有的“10+3”、“10+1”合作框架。近1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以东盟为主导的合作框架是行之有效的,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届东亚峰会宣言明白无误地宣称,在实现东亚共同体的过程中,“10+3”框架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其次,东盟不仅在原有的10+3框架中扮演主导角色,在新的东亚峰会中仍然充当驾驶员的角色。每年东亚峰会将成为每年的东盟峰会、10+3峰会的后续会议,同样由东盟的轮值主席国来主持。最后,东亚峰会也向其他国家开放,只要它满足东盟提出的条件,如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等。对峰会的性质定位也相当明确,它是一个供各国领导人就战略、政治、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的、开放的、包容的、透明的论坛。 东盟为了牢牢掌握主导权,将加入东亚峰会的权力抓在自己的手里。东盟规定了加入东亚峰会的三项条件,即必须是东盟的对话国,必须签署《东南亚友好条约》以及要同东盟有“实质性”的关系。 二 东盟的地区主导权面临挑战 东盟在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中国毫无保留的支持,其他东亚国家也不好公开反对,因此东盟的领导权也在正式文件上作了规定。然而进入新世纪之后,东盟的地区领导权开始出现了潜在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是来自美国和日本。 美国在东亚有着广泛的利益,它一直试图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建成由它主导的地区合作框架,即亚太共同体。但是这一图谋一开始就没有得逞,连亚太共同体的概念都没有为大家所接受。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亚太经合组织都无所作为。然而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取得进展之后,尤其是看到东亚共同体发展势头之后,美国行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