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00(2008)05-0026-11 本文所研究的后建构主义(postconstructivism)主要是借鉴和发展了社会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的有关理论。建构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后很快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学理支柱。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各派别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的结构建构主义。他把观念作为一个非物质变量引入到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层面,重点研究观念如何塑造身份和利益、如何影响行为体行为。一方面,身份作为塑造和改变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的产物成为学界一个重要的关注对象;另一方面,建构主义理论也引来了学界不同的评判,①其中之一就是认为温特忽略了国家互动过程中语言的作用。②建构主义的其他流派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国际关系中的语言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研究和具体案例分析。③后建构主义④是在借鉴后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对社会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理论核心是语言、叙述、身份和国际秩序。⑤主要代表学者是美国的贾尼丝·马特恩(Janice Bially Mattern)。后建构主义认为语言本身具有语言力(language-power),是一种权力,语言通过表象过程造就社会现实。与其他语言建构理论不同的是,后建构主义重点强调语言产生的整体叙述、叙述间的语言和逻辑以及权力对行为体行为和国际秩序的影响。该理论认为身份是国际秩序的充分原因(efficient source),而不仅仅是影响国际秩序的一个促成因素(contributing factor),强调身份不仅是一种社会建构之物,而且还是语言叙述的产物。所以,身份是通过彼此叙述而产生的一种主体间认同,是社会语言建构(social linguistic construction)的结果,在实践中需要通过语言的叙述来维持和发展。在很多时候,语言会成为一个独立变量。本文主要研究该理论所涉及的语言、身份和国际秩序,以进一步了解后建构主义的理论内涵及其对国际政治的解释。 一 语言、身份与理论的传承 后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在理论内涵上(尤其是在涉及语言时)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但是对语言的强调内容不同。建构主义兴起后,很快在其名下发展出了不同的派别,这些派别所关注的重点和理论内涵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温特把建构主义分为现代主义(modernist)、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t)和女性主义。⑥约翰·鲁杰(John Ruggie)把建构主义分为新古典建构主义(neo-classical constructivism)、后现代建构主义(postmodernist constructivism)和自然建构主义(naturalistic constructivist)。⑦尽管学界对建构主义的具体划分标准和所得出的结论不同,但有一点基本是统一的,即经常把后现代建构主义单独划分为一类。⑧在理论界,对“后”的意义的理解也因人而异,但主要是表达“在……之后(after)”、“代替(instead of)”或“……之外(beyond)”。后现代建构主义与在国际关系学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形成鲜明对立,前者强调语言的作用和主观的理解与解释,认为实证主义的简约否定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⑨目前,它主要是以理查德·阿什利(Richard Ashley)、詹姆斯·德里安(James Der Derian)、沃尔克(R.J.B.Walker)为代表,他们的思想主要受弗里德里克·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和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等人的影响,强调主体语言的建构作用,认为话语意味着权力,具有本体意义。话语活动建构了本体原型。分析世界政治必须分析话语,尤其是霸权话语。霸权话语压制了其他声音,即实行了一种“真理统治(regime of truth)”。如果要真正地理解国际政治,就需要解构那些已被固定化的、常规的社会建构,对国际政治的研究也应该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解析。 对语言比较关注的还有后结构主义,很多美国学者也把后现代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同起来。⑩与建构主义强调的语言规范不同,后结构主义强调语言的行事功能(performative),强调文本和对文本的解构。尽管建构主义也接受语言的行事功能,但认为语言的使用者是行事者,语言是使用者的工具,使用者通过语言来获得他所期望的规范内容,语言一方面是用来表象行动(deed)的,另一方面语言本身也是一种行动,人们也直接用语言来行事。而后结构主义强调语言本身的行事性会独立于行为体的意图,语言造就行动。(11)就语言的作用而言,建构主义强调语言的再建构作用(reconstructive work),后结构主义强调语言的解构作用,(12)把语言作为理解社会现实的起点,经常把社会世界作为一个文本来研究。 后建构主义借鉴了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一些重要理论内涵,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个突破点。后建构主义从后结构主义那里主要借鉴了其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一面,即进一步来描述和理解国际政治发展的动力,探索国际关系的原有理论是否能够准确地对其进行解释;同时也借鉴了社会建构主义中行为体建构意图的一面,并在这一点上体现出与后结构主义的差别。马特恩主要是围绕行为体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力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其理论体现了后现代建构主义的思想,即解构现存的、已被规范化了的社会建构。但是后现代建构主义的目标是解构,不承认存在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13)后建构主义在此处与后现代建构主义出现了不同的认识,它认为这种宏观、固定的叙述非常重要,这种以语言为媒介的叙述会对行为体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后建构主义借鉴了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关于叙事的思想。(14)叙事是由叙事者控制,通过其讲解进行表象的过程。根据利奥塔的观点,叙事本身形成了身份。(15)身份的形成和维持需要某种相关的叙事不断持续,使之被其他人接受,能够持续成为一种集体共识。身份取决于叙述者是否选择建立或维持某种叙述。(16)马特恩在发展其理论时也正是从叙事及蕴涵其中的语言和逻辑找到了突破点,即接受这种宏观叙述,认为叙述中产生权力,行为体在一定的语境下可以有目的地使用语言,使语言产生一种强迫力,从而达到向对方施压的目的。语言造就一种叙述结构,约束行为体的自我认同(sense of self),影响行为体的集体身份(collective identity)和行为。如果这种叙述结构遭到破坏,会直接威胁自我认同,而引发自我认同的多米诺效应,导致一系列反应,进而对国际秩序产生影响。所以,后建构主义不仅借鉴了社会建构主义中行为体的建构意图,同时也吸收了后结构主义强调语言力的解构作用,得出了语言力是影响世界政治的一种政治动力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