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61(2008)01-0052-10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有两个理由:一是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主义并与基地组织有联系,二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尽管战后美国承认伊拉克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以此为理由发动战争不难看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对美国的中东利益构成了威胁。 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WMD),通常指能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毁灭攻击目标的武器。一般认为,该词最早出现于1937年德国在对西班牙格尔尼卡(Guernica)非军事目标进行战略轰炸时所使用的“大规模轰炸(mass destruction)”,显示德国轰炸机当时具有大规模的杀伤力。[1]1945年美国对日本投放的原子弹使数十万人瞬间丧生,也使国际社会真正知晓核武器的大规模杀伤力。冷战期间,理论上会造成被攻击目标的大规模损毁的原子(Atomic)、生物(Biological)和化学(Chemical)三种武器被称为ABC武器,①但当时还没有具体而明确地称之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比较频繁地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美国等西方政界及媒体将焦点集中在萨达姆政权是否拥有化学武器等问题上。1991年4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87号决议,明确将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等并称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该决议提到“伊拉克不得使用、发展、制造或获取任何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伊拉克必须全部公开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计划。”②此后10年,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16项决议,呼吁伊拉克停止生产和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派人深入伊拉克进行核查。“9·11”之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加大对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控和施压力度,使对该词的运用达到顶峰。③美国政府不断呼吁并威胁使用武力来推翻伊拉克政府,除非萨达姆政权放弃已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研制计划并配合联合国核查。美国于2003年3月20日以反恐和搜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显然,经过海湾战争后十余年国际制裁的伊拉克,无论拥有怎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研制计划,都很难与美国在二战后的武器技术进步相比。但美国还是刻意将伊拉克拥有的军事力量无限扩大,为其实施对萨达姆政权的军事打击寻找借口。 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 由于近年来政治人物的不断强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从军事术语变为政治词汇。中东武器扩散最早源自美苏在中东的争霸及扶植代理人行动。冷战结束后,美国独霸中东,一方面对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器的问题不闻不问;另一方面又对一些敌视美国的国家实施制裁,在中东滥用武力。美国的做法使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有增无减,地区安全日趋恶化。总体而言,中东地区的安全局势,并没有随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战场上的胜利而有所改观。叙利亚坚持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不与美国妥协的立场、伊朗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做法以及一些国家对核技术的热衷都表明中东地区仍处于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始于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大力从美、苏购入先进武器,扩充军备,很快就形成对阿拉伯国家的武器优势。阿拉伯各国也不甘示弱,同样扩军备战,累积武器资本。敌对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成了美、苏利用和争夺的对象。埃及、叙利亚20世纪五十年代积极从苏联获取军火。考虑到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美国起初鼓励以色列继续从英、法等欧洲国家获得先进武器。六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阿拉伯世界进一步分裂,美国开始大力向以色列输出先进武器。阿以战场上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制和苏制武器。正如有评论指出的,“无论中东形势趋于和缓还是和平进程搁浅,都会对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对叙利亚、埃及、约旦和黎巴嫩等国的军备产生影响。”[2] 在阿以冲突、军备竞赛加剧之际,海湾军备竞赛也悄然进行。七十年代初,随着英国势力的全面退却,伊朗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援助下不断壮大,引发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君主国家的担忧,军费和国防开支迅速飙升,伊拉克、也门等国也开始介入。伊拉克发动对伊朗的战争,美、苏、法等国军火被大量倾销到中东。此外,西撒哈拉问题引发的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及阿尔及利亚之间的武装冲突,也进一步刺激了三国的武器购入。[3]如表1所示,在1987~1995年期间,中东地区对军备的需求始终位列全球第一名,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除常规武器外,中东地区还曾出现过核军备竞赛。1960年,以色列建设核反应堆的消息曝光后,埃及、伊拉克、利比亚、伊朗等国也跃跃欲试。埃及因技术和政治原因作罢,但伊朗、利比亚、伊拉克等国却没有停止对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计划和武器技术输入,以色列也为此不断强化国防工业和军工生产,大力开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努力增强自身防御外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