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府曾为实现“富国强兵”的国家发展目标,在“大陆政策”的牵引下大力扩充军备、不断对外侵略,直至1945年战败。战后,受国内“和平宪法”的限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遵循“专守防卫”原则,曾一直采取渐进式的军备发展路线。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日本政治军事大国化进程的加速,在日美同盟的拉动下,日本自卫队的军事装备正朝大型化、远程化、尖端化、攻击化的方向发展。1993年至2006年间,日本已连续10余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防卫费用支出大国。据统计,从1993年至2007年,日本的年度防卫预算案分别为46406、46835、47236、48455、49475、49397、49322、49358、49553、49560、49530、49030、48564、48139、47815亿日元。① 根据《2005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规定,日本将建设一支“多功能而灵活有效”的防卫力量,以提高应对新威胁和各种事态的能力。与战前及冷战时期相比,日美同盟的强化是冷战后日本军备扩张的主要平台与重要促因,并对东北亚地区安全造成了诸多消极影响。 一、日美军工合作与日本的质量建军 质量建军的思想是日本政府在20世纪60、70年代进行防卫力量扩充时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就是在保持一定规模的自卫队人数的情况下,努力追求防卫力量质量的提高。不断更新武器装备,是日本政府推行质量建军的最主要措施。早在1995年11月,日本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共同决定的《防卫计划大纲》中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推进防卫力量的“合理化、效率化、精锐化”,谋求防卫力量“质的提高”。从1991年至2005年,日本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3个五年度“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重点就是改进与更新自卫队的武器装备水平。 在此过程中,加强与同盟国美国之间的军工合作,是日本政府实现“质量建军”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美国作为世界上头号的武器生产与出口大国,其军事技术水平在诸多领域均领先于日本。因此,为了深化日美两国在武器装备与技术领域的合作关系,实际上,从1980年9月起,日美两国的军工部门一直连续举行“日美装备技术定期磋商”会议,至2006年9月已先后举办了25次。 目前,日本自卫队中装备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大多在不同程度上与美国相关联:它们或是完全依赖从美国订购及有偿援助(即FMS,Foreign Military Sales),或是根据美国的许可证进行生产,或是日美两国共同研制的。 首先,对于本国尚不具备技术研发能力、且自卫队需求量小的武器装备,日本基本上采取完全依赖从美国订购及有偿援助的方式,并主要体现在运输机、预警与控制飞机、火控雷达、监视雷达、多管火箭炮、舰对潜导弹系统、近防武器系统、舰空导弹系统、登陆艇等武器装备领域。 例如,在1990年代先后编入海上自卫队现役的四艘“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②,虽然舰体为日本国产,但其高速电子计算机系统完全从美国购入。该高速电子计算机系统可以综合处理有关敌方舰艇和飞机的信息,并对如何反应作出判断;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先后编入现役的四架E-767型早期预警管制飞机,也是从美国整机购入或由美国有偿援助的。该飞机的活动半径为1850公里,高空目标探测距离达780公里,低空及水面目标探测距离达400公里,并可与日美两国的地面雷达站及先期获得的E-2C早期预警机(由美国有偿援助获得)联网,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大纵深的预警和空中指挥系统。 其次,对于本国自行研制周期长、且耗资多的武器装备,日本基本上采取经美国许可引进生产线或是与美国联合研制的方式,并主要体现在直升机、电子情报飞机、战斗/教练机、战斗机、预警机、海上巡逻机、运输机、空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地空导弹、舰炮等武器装备领域。 至1990年代初,日本已先后从美国引进的武器装备生产线主要有:F-4EJ战斗机生产线、F-15J战斗机生产线、P-3C反潜巡逻机生产线、AH-1S反坦克直升机生产线、CH-47J运输机生产线、UH-60J直升机生产线、SH-60J反潜直升机生产线、“爱国者”地对空导弹生产线,等等。其中,日本根据美国许可证生产的F-15J在21世纪初期仍是其航空自卫队的主力作战飞机(装备有200余架),它的最大速度为2.5马赫,战斗中可上升到20400米高空,最大航程为4600公里,主要用于高空和远程防空拦截作战,是世界顶尖级的全天候型战斗机。 从1991年度至2005年度,根据日本政府所制定的3个“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以经美国许可引进技术生产线方式获得的主要武器装备详情如下:③
并且,日美两国在武器装备领域的联合研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例如,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负责设计和制造,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和日本川崎重工公司、富士重工公司作为合作厂家参与研制的F-2支援战斗机,从2000年开始装备航空自卫队(计划最终装备130架),该机以美国F-16战斗机为基础,采用了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隐形”材料,具备极强的制空能力和对地对海作战能力,以及空中加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