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美国《当代》杂志2007年7/8月号 美国本土有着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每天在该交通线路上跑的交通工具消耗着大量的油料,而这些油料的主要来源就是原油。原油的有限开采与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油料,成为了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如何在不影响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原油消耗,这将是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上世纪伊始,人类就开始了原油开采,到如今人们越来越感到开源节流的重要性。能源有限这一课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节约能源呢?方法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 提高原油的价格。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导致了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开支的急剧增长,在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开支的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遏制了军费开支的扩张。节约能源还有 其他方面的意义,一是原油主要出产地——中东地区的政局经常动荡不安;二是原油等能源燃烧后散发的热量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 上述观点首见于“美国沉溺于石油”一文,登载于2006年布什政府的官方网站上。该文着重阐述了军备扩充与全球能源减少之间的严重背离,同时也提出了要求政府充当调控 市场供需分配的角色,平衡好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并且出台一系列保护能源资源方面的法规政策,以保护日益流失的重要资源。 全球原油储备 虽然美国占据了全球原油生产10%的吞吐量,但美国本土的原油储备仅占全球原油储备的2%。其余60%集中在中东地区,10%在非洲,6%在委内瑞拉,5%在俄罗斯,加拿大的焦油沙滩是这幅政治地理学版图中相对亮丽的一个点,大约占据了14%。从地理学角度讲,中东地区的气候十分炎热,是世界上最易挥发的地区,因此原油在空气中挥发消耗的 量很大。从政治学角度讲,这些原油储备大多处在对美国不友好甚至敌视的政府的控制之下。这种外交上的不友好,经常会发生贸易禁运、恐怖活动,甚至战争,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原 油进口的不稳定性。 世界原油产量高速膨胀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注意。过去,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开采技术的不断改良,导致了世界油储备的迅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原油生产与消费的同比增 长。雪福龙(Chevron)公司公布的报告,提到墨西哥湾的石油储备量已经能与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海湾相媲美。通过加工,人们可以把原油提炼成各种混合油,诸如利用焦油和液态 煤(CTL)合成的煤焦油等。此类合成油的价格低廉,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比成品油更具有竞争力。 价值价格观 最近,桶装原油的平均价格从原来的每加仑2.30美元上涨至如今的最高峰:每加仑3美元。原油价格每桶每上涨24美分,汽油就每桶上涨10美元。自2002年初以来,汽油价格以成倍、甚至3倍于原油价格的速度在递增,由原来每桶20美元涨至如今的每桶超过60美元。 在过去的几年间,汽油价格的上涨大多归因于原油价格的增长,技术原因或自然灾害对汽油价格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2006年,美国在遭遇卡特里娜和丽塔飓风袭击之时,炼油厂的输油管曾一度中断,但这也仅仅阻碍了小部分成品油的生产和输配,汽油价格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走高回落。 在美国以及中国等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对原油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也远远超越了过去几年对原油的需求。因此,原油作为货物在世界各贸易国之间自由的交易,使得原油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一个供求平衡的状态。 目前,全球范围内每天对原油的需求量是840万桶,而原油储备在最近的30年中是最低的,每天仅有10—15万桶。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原油生产已十分接近饱和。工业发达国家为了降低原油加工的成本,不得不将原油加工地移至发展中或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这就让原油加工企业面临着经济不发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2002年初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景气,加之针对伊拉克、伊朗、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等原油储备国随时发布的贸易禁运等问题,美国本土的原油价格比之前上涨了3倍。由于受到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影响,各国的原油价格均受到美国原油风波的影响而全线上涨。光靠哪国政府干预根本无法控制全球原油价格的上涨势头。 原油经济学 受全球宏观经济大背景的影响,油价长期居高不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自1970年以来,全球主要成品油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种久涨不衰的情况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增加,GDP增长趋缓,失业率上升,以及其他一些潜在的危机。 20年来,美国把进口石油的60%都用于了消费,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2005年,全球石油价格飞涨时期,美国为了保证充足的石油储备,仅那一年就向海外支付了2400亿美元的账单用于购买进口原油。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原油价格的再次上涨。与70、80年代初期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冲击经济增长的势头形成强烈的反差。如今,全球经济增长已趋缓和,通货膨胀率已降至历史新低,而美国GDP中的原油消费比率正日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