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7)05-0019-05 曾世逸:房教授您好,您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最近您出了一本新书《民主政治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重大问题》。这本书的容量并不太大,但所论述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您还特别强调,要与西方争夺民主话语权,建构中国自己的民主理论与话语系统。请您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房宁:我们的民族正走向现代化、走向复兴,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又必须承认,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实行民主政治方面,还缺乏经验,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我们的理论认识,相对于蓬勃发展的民主实践还是比较欠缺的。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番景象。我们在经验不足,理论、话语体系还相当稚嫩却面临着一个强大的话语体系——西方的民主话语体系,也就是曹锦清教授所说的“译语”体系。我们的民主实践应该借鉴西方的经验,将之作为参考。但无论如何西方的理论都不能成为中国实践的指导。然而遗憾的是,在中国的语境中,西方的民主话语形成了强势,实际上已构成了对我们民主政治实践的干扰。甚至可以说,西方民主话语流行已经妨碍了人们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有些人对中国民主政治实践视而不见,患上了“民主色盲症”。这是很成问题的。 要构建中国的民主话语体系,首先应当着眼于中国的民主实践,以中国的经验为基础。中国学术界的民主问题研究应当完成一种转型——从直接使用西方话语体系,转移到中国的经验层面上来。应当转变我们的视角,从中国的民主实践中梳理中国的经验,最终构建起中国自己的民主话语体系。我希望中国学术界关于民主问题的研究,开启一个经验性阶段,这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阶段,而徘徊于现在这种状况是没有出路的。当然,现在也有许多学者在做经验性研究,比如一些学者在做乡村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研究,就取得了不少成绩。 我自己近些年也作了一些努力,这本书,就是试图把民主问题的视角拉回到实践层面、经验层面,以中外实践为基础探讨中国的民主理论。这是我研究民主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我的追求。 挑战流行:民主问题的五大误解 曾世逸:读您的书,感觉您有很强的问题意识,您质疑了一些您认为“似是而非”的观点,提出很多被误解或被忽略的重要问题。您似乎认为现在流行的观念中对民主问题有很大的误解? 房宁:是的,我的确认为在受西方话语影响很深的情况下,我们知识界的思维在很大程度受到西方话语的束缚,在民主认识上造成了不少错误的知识。因此,从西方民主话语体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于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建构中国民主话语体系,是当务之急。 曾世逸:能不能具体谈谈人们对民主有哪些误解? 房宁:我认为现在至少流行着五种误解: 第一个是把选举等同于民主;第二个,也是人们常说的:民主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可以防止最坏的;第三个是认为民主是普适性的政治制度;在这三种关于民主观念方面的误解之外,还有两种比较具体的知识方面的误解:一个是认为多党制能够遏制腐败;再有一个是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扩大党内民主是一种稳健的政治体制改革路径。 曾世逸:这些好像都是比较流行的看法。 房宁:那就算我挑战流行吧(笑)。 不要把民主等同于选举 曾世逸:请您具体解释一下第一个误解——“把民主等同于选举”。 房宁:很多人若明若暗地持此看法。选举确实是民主的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和全部。 从理论上说,民主政治有两个基本要义:分权制衡与多数决定。这两点,可以从西方民主政治历史发展中归纳出来。比如,一般认为西方议会民主制的起点是《大宪章》,《大宪章》的核心就是分权制衡。分权制衡可以说是从13世纪到17世纪——欧洲民主政治孕育时期的民主基因。到了英国革命,17世纪40年代后,这时提出了民主政治的第二条要义:多数决定或者说人民主权。可见,从理论上看,选举政治只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而不是实质,更不是全部。 曾世逸:有些人可能并不认为选举是民主的全部,而是民主政治的首要特征。很多人也把竞争性普选作为民主国家的第一条标准。从理论上来说,能否站得住脚? 房宁:仅从理论上来判断是非,本身就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从现实、经验层面提出问题。从现实看,坦率地说,我认为在中国,竞争性选举并非当务之急——当然并非永远不能。我这样说可能会令人失望,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学者,我只能这样说。即使问一百遍,我还会这样回答。 从现实看,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这是社会关系急剧变化和调整的时期,社会矛盾、问题丛生。从欧洲及众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竞争性选举等民主形式并不合适这一时期的社会需要,竞选加剧社会矛盾,经常动荡,也经常被中止。这样的历史事实说明,民主形式的优劣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一种民主形式究竟好不好,要看社会发展的阶段,要看需要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