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Ereignis”是海德格尔后期使用的一个词,被他称为“服务于思想的主导词”①。它的特殊地位早已经被少数学者(比如Otto Poeggeler)注意到。《海德格尔全集》第65卷于1989年发表之后,学界就一致公认这个词的关键地位了。可以举两个理由说明这种地位:首先,海德格尔声称存在的真理可以通过这个词得到理解,②因而消灭了曾经流行的一种看法,即认为海德格尔一直未直接说明存在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其次,第65卷的书名是《哲学文集(从Ereignis起头)》,它的副标题表明了与“Ereignis”的特殊关系,而此书在海德格尔著作中也占有独特地位,即以笔记的方式来直接揭示作者的核心哲思。它实际上是海德格尔为自己耕耘的一块秘密领地,或自炼神功的笔录,生前一直深藏不露,身后也要特选他百年诞辰之际才发表,表明作者及其后人对它的另眼相待。眼下这篇短文无力探讨这本大作的全貌,只能简述一下读解此主导词的几点心得。 一、字面义 “Ereignis”的寻常义是“发生的[不寻常]事情”,其动词“ereignen”就意味着“发生”。海德格尔在沿用这个寻常意思的同时,还按其一贯的“形式显示”或语境缘起的风格,对这个词做了字面游戏化的处理,即将它看作由两部分——前面的“er-”和后面的“eig-”——的共谋而生成的一个字谜。第二部分(eignis)主要取“eigen(或eignen)”的含义,即“自己的、特有的、独自的(为……所特有),切合自身的”,因而大致意味着“独特的自身存在”、“自己的身份”或“独自具有的东西”。第一部分的“er-”就像英文的“en-”,是个促动词,有“使受到”、“使产生”、“发动”等意思。两边合在一起,这“Er-eignis”的第一层或浅层的谜底就是“使之获得自己身份的过程”;再结合这个词的寻常义“发生”或“发生的不寻常事情”,它在海德格尔语境中的比较完整的字面含义就是:“使某某得到自己身份的发生过程或事件”。 基于这些考虑,我曾将它译为“自身的缘发生”或“自身的缘构发生”,有时简称为“缘发生”或“缘构发生”。现在看来,将这种翻译与相关的一组亲缘词(比如“zueignen”、“Ereignung”、“Eignung”等)做对应化处理也是可能的。 二、对生义 但是,这个“使某某得到自己身份的发生过程或事件”对于海德格尔还有进一步说明,即它是由某个对生结构发生出的。在他的著作中,凡正面讨论这个词,几乎都涉及一个对子,比如时间与存在、人与存在、世界与大地、开启与遮蔽、人与神、抛出与被抛、一个开端与另一个开端、建基与去基等。请看这一段: 人与存在以相互挑起的方式而相互归属。这种相互归属令人震惊地向我们表明这样一个人与存在[互动]的情况(dass),即人如何让渡自身给(vereignet ist)存在,存在也如何奉献自身于(zugeeignet ist)人的本性。在这个构架中盛行的是一种奇特的让渡自身(Vereignen)和奉献自身(Zueignen)。现在需要的是去单纯经历这个使得人与存在相互具有(ge-eignet ist)的具有自身(Eignen);也就是说,去投宿到那被我们称之为自身的缘发生(Ereignis)之中。③ 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对生出自身”(在相互……之中赢得自身)的结构。所以,在《哲学文集(从Ereignis起头)》④里,海德格尔有时直接称之为“之间”(Zwischen)。比如: 这自身的缘发生(Ereignis)就是神的经过(Vorbeigang)与人的历时(Geschichte,活的历史)的相关着的之间。(S.27) 这“之间”正是“Er-eignis”中的“Er-”的深层含义,意味着某个对子之间的发生创立,所以它不是指两个现成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像阴阳那样的对子之间的生成,是为“缘发生”或“缘构发生”,⑤由此而使“自身身份”、包括对子双方取得的身份得以可能。 三、非实体义 从上面两处引文也可看出,“自身的缘发生”不同于西方哲学中盛行的所有实体化思路,因为它将“自身”——不管是存在的自身(本质、实体)还是主体的自身(例如笛卡尔的“我”或胡塞尔的先验主体性)——都看做是相互激发、相互让渡的产物,是一个之间,绝没有任何可指认、可述谓或可把捉的实体。实际上,这是理解“Er-eignis”的要害所在,不跳过这样一个双否定的(Un-)龙门,就会丧失海德格尔赋予这个词的一切新意。《哲学文集(从Ereignis起头)》对这一点倾注了大量充满思想激情的阐发,表露出作者要理清自己的思想元机制的焦灼努力。 因此,要领会这个词,首先要深入体会它的“火”(Feuer)性(S.7)、“去基”(Abgrund,深渊)性、“传递”(Zuspiel)性、“拒绝”(Verweigerung)性、“开端”(Anfang)性、“过渡”(Uebergang)性、“他者”(Andere)性、“争辩”(Auseinandersetzung)性、“缘在”(Da-sein)性、“跳开”(Ab-sprung)性、“危困”(Not)性、“开裂”(Zerklueftung)性、“抛出”(Entwurf)性,以及“沉没”(Untergang)、“惊恐”(Erschrecken)、“羞怯”(Scheu)、“压抑”(Verhaltenheit)、“非本质”(Unwesen)等等表达的用意。这些对传统实体自身观说“不”的反叛言论,占了全书的一半篇幅,不以思想的身体直接感受到它们的滚烫和冰冷,不因此而触知“自身的缘发生”中总在出现的“原初转向”或“[双向]反转”(Wider-kehre,S.407),以及这个词所具有的“最能发问状态”(das Frag-wuerdigste,S.11),也就是它那总也抹不净的字谜待猜性,就绝不可能理解“Ereig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