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审计数据模型分析的基本步骤 1、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结合审计目的和已有电子数据,进行审计需求分析,找出符合审计目的并且能利用现有电子数据实现的分析方向或拟分析的具体问题。然后根据对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把握,对被审计业务的认知,以及积累的审计经验,对将要分析的问题作出概括的、抽象的表达,建立可通过审计软件或计算机语言表达的检索、计算、统计等条件,建立审计分析模型。 2、分析审计数据模型。主要是指为实现分析模型,需要哪些具体的审计数据,根据已建立的审计分析模型,确定待用的基础表,并且要对具体的数据进行研究,确定各字段、代码和业务数据具体内容代表的含义等。对被审计数据分析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数据分析的成败和正误。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数据词典和数据库说明等技术文档对数据的含义,对业务、业务流程的理解等方面的认知情况,对数据产生全面、深入的认识。 3、建立分析性“中间表”。在设计数据库时对数据进行了分解,并且数据库的设计和表中内容的设定均是依据被审计单位核算、管理的目的和要求进行的。所以,利用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中的数据来实现审计分析,必然要对清理、转换后的基础数据按审计目的进行“再加工”,从基础数据中选择出所需要的数据,生成能完成审计分析的数据表。为了实现最终的分析,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构建多个数据表,这就是分析性“中间表”。建立审计分析性“中间表”一般是通过对选定的基本表进行“投影”、“联接”等操作来实现。投影是指选择基本表中所需要的字段,联接是指将两张以上的基本表通过某个共同字段进行整合,将分析所需的分散于各表的字段组合到一张表内。 4、完成审计模型分析。按照分析模型,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结果,完成分析。在实现的过程中,应根据数据、模型和对应用软件、计算机语言掌握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确定分析的实现方式,按照审计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结果。 二、审计数据模型分析的方法 1、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审计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在对合法性的审计中,审计人员依据的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的法律是成文法,所以对于特定的业务而言,相关的法律法规一般都规定得非常具体。在建立分析模型时,就可以依据具体的条文,将法律、法规的定量、定性规定具体化为分析模型中的筛选、分组、统计等条件,对反映具体业务内容的特定字段设定判断、限制等条件建立起分析模型。 2、根据业务处理逻辑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分析。 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总是在特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进行的,业务运行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如设备、设施、技术、资金、专业人员等在一定时期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中会存在反映业务运行环境中这些不变因素的固定的经济指标。如一定的投入产出比、标准成本、产品成本单耗、毛利率、折旧计提、应纳税金、费用指标等。在审计特定对象时,审计人员应深入分析和挖掘,寻找、利用业务处理逻辑关系,根据业务处理逻辑关系建立分析模型,发现与业务处理逻辑关系不吻合的事项,从而达到审计发现、核查问题的目的。 3、根据数据勾稽关系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分析。 在各类会计账簿和报表中,在各类经济业务的统计指标体系中,每一类、每一个数据都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并且数据间往往存在着某种明确而固定的对应关系,这些对应关系便是勾稽关系。勾稽关系一般体现为机械准确性,指不同经济变量之间在量上的依赖、对应关系。在建立审计模型时,可以充分利用经济指标中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这种可以据以进行相互查考、核对的关系,方便、快捷地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复算、核对,达到分析问题、发现线索的目的。 4、根据审计人员经验建立审计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审计人员在长期对某类、某个问题的反复审计过程中,往往能摸索、总结出某类问题的表现特征,在实际的审计中,根据问题的特征,可以较为方便地核查问题。将审计人员的这种经验运用到数据审计中,将问题的表征转化为特定的数据特征,通过编写结构化查询语句(SQL)或审计软件来检索,查询出可疑的数据,并深入核实、排查,来判断、发现问题,便能实现根据审计人员经验建立分析模型的目的。如在审计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单个客户的频繁或同一时段连续大额的业务记录时,就应特别关注,核实是否存在滚动办理、无贸易背景办理等问题。对上述应特别关注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可以对数据进行按客户分组统计一定时段内的业务发生频率,并将统计结果降序排列,可立即掌握客户业务办理频率的总体、个体情况,确定分析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