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影响女性服饰演变的诸因素 郑永福/吕美颐 (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52; 郑州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52) 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大跨度的历史变革,突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清末民初,绵亘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崩溃,是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变迁,使从等级着装向自由着装的演变成为可能。审美观念的变化、时装表演与选美活动的开展、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也是影响服饰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而近代服装服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则为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服饰的变革是生活方式变革的一部分,往往成为社会风尚变迁的亮点之一。唯其如此,对新鲜服饰的态度,又往往显现出新旧观念的冲突。民国时期,时尚的女子装束每每一出现,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甚至有时受到政府的干预。新的生活方式,总会伴随社会的发展而流行,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摘自《中州學刊》2007.5.162~167 从民间交往到官方外交——延安时期中共与美国交往的演变及启示 赵红 (延安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 陕西 西安 716000) 延安时期中共在处于非执政地位的情况下,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积极与美国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民间外交,使中共与美国的关系由民间交往逐渐上升到官方外交。这不仅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共的长期封锁,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使国际社会对中共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夺取全国政权的步伐,同时也大大开阔了中共的外交视野,为中共后来开展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摘自《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170~173 抗战时期湖南的商业和贸易 刘国武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湖南衡阳 421001) 抗战时期,为了保证大后方的军需民用,湖南省政府根据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对全省的商贸实行统制。湖南向后方各省输出大宗农副产品,以钨锑锡等特矿产品进行对外贸易。战时省内外商贸联系加强,使得湖南的商贸公司增多,资本增加,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商贸中心,这对湖南乃至全国的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受战争影响,湖南的商贸发展迅速,衰落也快。 摘自《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97~99 1931年的全国航空会议及其影响 谭备战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210093)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因国际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与日本侵华的步步进逼,国内各界人士纷纷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加强航空建设以挽救祖国危亡。因此,1931年4月20-25日,全国航空会议在南京召开。与会代表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提案多达210件,如航空行政统一、航空建设与发展、人才培养、航空工业等重要的提案,为民国时期的航空事业发展绘就了蓝图,亦为南京国民政府实现航空行政的统一提供了机遇,甚至为六年后的全国抗战储备了一定数量的航空人才和奠定了部分空军基础。此次会议在中国现代航空事业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摘自《江西社会科学》2007.8.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