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07)—02—0029—14 中苏关系在冷战国际史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史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中苏关系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和改变了冷战时代世界政治的格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命运。即使对于当前世界政治的分析,以及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同盟理论的研究,人们都需要回顾和总结战后中苏关系这段历史经验。 在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历史中,中苏关系经历了结盟(1949—1953)、蜜月(1954—1957)、分歧(1958—1960)、争论(1961—1964)、破裂(1965—1967)、冲突(1968—1979)以及走向正常化(1980—1991)① 等不同阶段,其中真正构成国家同盟关系的时间不过十余年。无论如何,到1960年苏联撤退在华专家、中苏分歧公开化时,中苏同盟解体的命运实际上已经注定。从那时起,中苏分裂的过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其后果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就一直是许多历史学家和国际政治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于中苏关系恶化和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过去主要是政治性的解释。中共中央的观点是:自苏共二十大以来,苏联领导人提出并执行了一条修正主义路线,引起中苏分歧,最后导致中苏分裂。② 苏联共产党的观点是:中国领导人推行教条主义路线,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总路线,蓄意破坏苏中关系,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③ 这些看法对中国和俄国的学术研究至今仍然有相当的影响。④ 近十几年来,随着俄国和中国历史档案的解密,国际学术界对中苏关系历史的研究已经有了特别深入的发展。各国学者对中苏关系发展过程的详细考察,越来越接近历史的真实,过去的许多“神话”已经被史实彻底打破。例如,对于中苏同盟建立的背景、朝鲜战争的起因、苏共二十大路线的实质、波匈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苏边界武装冲突的内幕等问题的研究,都使人们大开眼界。⑤ 其中,对中苏同盟破裂的真正原因和最终结果,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有的学者着重从经济关系入手进行分析,有的学者重点考察了对外政策问题,较多的学者研究了中国政策变化对中苏关系的影响,也有学者探讨了苏联领导人对中苏关系的认识,更有学者从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的个性方面考察中苏领导人之间的分歧。尽管说法各有不同和侧重,但问题是越来越清楚了。本文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结果做一点概括性的论述。 一、中苏分歧的表现及其根源 没有分歧当然不会分裂,中苏同盟之所以最终破裂,首先是因为中苏两党之间在方针、政策方面产生了原则性的分歧。不过,这种分歧究竟在哪里,又是何时出现的,是需要认真考察的。 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并非产生于苏共二十大或1956年。⑥ 此时,中苏关系不仅没有出现裂痕,反而更加紧密。在解决波兰和匈牙利的十月危机及善后事宜的过程中,赫鲁晓夫请中国参与对欧洲事务的处理,中共出面帮助莫斯科缓和与东欧的关系,中苏合作日趋密切。在1957年苏共中央六月全会清除“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问题上,毛泽东迅速表态支持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也投桃报李,促成了10月15日《国防新技术协定》的签订。这标志着苏联开始真正向中国提供核武器研制的援助,中苏同盟关系又上了一层楼。应该说,在1956年至1957年,中苏关系恰恰处于上升时期。1957年11月的莫斯科会议是中苏同盟显示其力量和影响的高峰,毛泽东在会议期间的言谈举止充分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共已经可以同苏共平起平坐了。但也就在这时,双方的分歧开始露出苗头。在莫斯科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东风压倒西风”的论断。毛泽东早就对苏联奉行的对美缓和的外交方针不满,这时公开宣布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已经超过西方的判断,无疑是在回答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的问题,是要规劝苏联改变对美缓和的外交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了另一个口号,就是针对苏联15年超过美国的计划,宣布中国将用15年超过英国。毛泽东内心的目标是要在社会主义建设速度上超过苏联,为此他已经在考虑采取某种不同于苏联的方式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⑦ 这些想法不久便付诸行动,中苏在对外和对内政策方面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1958年夏天,中苏领导人之间发生了一场严重争吵,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和史学界都普遍认为,这场冲突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导火索,其原因在于苏联的做法侵害了中国主权,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⑧ 然而,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这种观点是缺乏根据的。首先,苏联关于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主张是因为中方要求援助而提出的,目标是针对中苏的共同敌人美国的,其根据恰恰是中苏军事同盟的存在,这里根本谈不上侵害中国主权的问题。其次,毛泽东只是对苏联人提出问题的方式不满,他大发雷霆,至多表明一个长期遭受列强压迫和凌辱的国家领导人的民族主义情感和自尊心由于苏联的建议而受到了伤害,赫鲁晓夫后来为此颇感后悔。最后,赫鲁晓夫提出的只是一个建议,中方不同意也就放弃了。从现象上看,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对军事同盟运作方式的理解:赫鲁晓夫要求的是共同行动,而毛泽东此时需要的只是单向援助。无论如何,会谈的结果是妥协而不是分裂——苏联做出让步,基本上按照中国的条件达成了协议。⑨ 此时,毛泽东很可能已经对苏联的外交政策不满。最近公布的捷克档案披露,在1958年5月24日华沙条约国家政治协商会议之前,苏联就确定把“研究制定出缓解国际紧张局势的新的共同措施”作为会议的目的,而且预先准备好了宣言草案。会议根据苏联的建议达成了协议:华约单方面裁军41.9万人;苏联从罗马尼亚撤军;华约与北约签订互不侵犯条约。⑩ 这些措施与毛泽东马上要采取的行动简直就是南辕北辙。不过,毛泽东这次发火却没有提到与外交政策有关的问题。同时,赫鲁晓夫也容忍了毛泽东的愤怒,没有使之产生恶果。真正反映出中苏在对外对内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并引起尖锐对立的,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