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7)03-0089-08 在国民党突然以武力分共中断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进程后,受到惨重打击的中共迅速应对,在很短的时间内举行一系列武装起义,很快实现了从国民革命到土地革命的转换。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中共上层的决策如何快速地深入到农村社会,并发展成为一场现实的农村革命运动?换言之,是一些什么人,如何承担了迅速将中共的理论和政策转化为革命实践的重任,在中共决策层与农民群众之间,充当了桥梁和中介的角色,直接引发了农村地区的革命运动?以往的研究对此虽有涉及,但因多注重中共上层的思考与政策,故显得既不充分,也较零碎。① 从南昌八一起义起,几年内仅江西地区发生的农村武装起义(暴动)即达几十次,②这成为江西形成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多块革命根据地的前期基础。而在农村起义的发动上,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与江西也有很大的相同性。因此,本文以江西农村革命的早期领导群体为例,分析这一群体在革命发起中的自身构成与行为特征,意在对前面提出的问题有所解答。 一、农村革命领导群体的构成 1927年秋冬开始,江西政治形势的根本特征,是出现国共两党激烈的流血斗争。一方面,已完全掌控城乡政权的国民党江西当局,相继组织清党委员会、“惩治共匪委员会”,“无时不以绝共为职志” [1],以军警力量对中共党员及进步青年进行残酷的杀戮,“白色恐怖严重的笼罩着全省”[2],袁玉冰等共产党重要领导人相继被杀害。另一方面,中共江西组织接受八七会议精神,组织农村暴动以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镇压,实行土地革命,“所以自十月底起,星子暴动、德安暴动、修水暴动、珠湖暴动、马回岭暴动、于都暴动、信丰暴动、南康暴动、大埠暴动、吉水暴动,继续不断的爆发,直到去年二月底止。有名的万安农民三次暴动,直到现在还保存苏维埃的弋横暴动,都是这一时代。同时,朱毛红军,也就是在这时在赣西的宁冈、永新、遂川开始横行霸道了。”[3](P62)因为暴动的多发,故而当时竟称这一时期为“江西革命高潮时代”。转向农村的阶级与社会革命,由是勃然兴起。 在国民党大规模流血镇压的背景下,革命运动能够如此迅速的起兴,究其原因,是在中共决策层与农民群众之间,活跃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中坚群体,他们迅速果敢地组织、发动了暴动。我们以东固革命根据地的20人领导群体为例③,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进行分析,可知这一群体的基本构成情况: 第一,领导人绝大多数是当地或邻近地区的人,其中东固本地籍人7个,本县或邻县籍人11人,宁都县籍1人虽略远,但中间也仅隔了一个县。只有李韶九一人为湖南省籍,属暴动后被调派来从事军事工作(暴动后派人者还有李文林、金万邦等几人)。江西其他地方的暴动,直接领导人基本上为本县籍人,少数有上级组织派来的军事干部。 第二,绝大多数是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在外地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同时加入了中国国民党)。这在20人中多达17人,其中既有大学生,也有军校生,但以师范、中学学生占多数。这种现象,与江西其他发起暴动的地方如出一辙。赣东北方志敏等的情况已多有研究,另如赣县大埠暴动领导人黄世秦、朱如红、彭学礼、谢家禧、赖传珠等,均为当地“比较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4](P183);寻乌最早的党员及暴动领导人古柏、刘维轳、刘维锷、何家常、邝才诚、潘丽、王月庭等,“他们多数在广东读书时入党,并带回革命火种”[5](P214)。永新也有所谓“全县干部人才多是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6](P37-38)的记载。在《江西英烈》所收录的120位江西土地革命领导人与骨干中,有大学生18人,军校学生9人,师范、中学学生39人,小学(含私塾学生)26人,即有92人是学生出身[7]。可见,当地青年知识分子是早期革命的领导中坚。 姓名 生卒年 家庭地址就读学校入党时间 吉安县东固东固涧东书院、江 赖经邦1899-1928古瑞仁村 西省立第七师范1926年9月 李文林1900-1932 吉水县石鼓村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年 曾炳春1902-1932 吉安东固欧家垅村江西省立第七师范 1927年上半年 段起凤1893-1933 永丰县丝茅坪 三点会首领 1927年底 刘经化1901-1931 吉安县东固镇 省立吉安第六中学 1926年冬 高克念1905-1934 吉安县东固和丰坑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1926年 袁振亚1901-1930 永丰县白鹘州村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1926年3月 吴江 1901-1931 永丰县田心村湖北武昌大学 1926年 金万邦1900-1931 宁都县 省立宁都第九中学 1925年 郭梅 1901-1931 吉水县水西村 北京朝阳大学肄业 1926年 谢云龙1901-1931 兴国县贺堂乡 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1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