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 (2006)05—0069—07 一、职工人数的增长及其特点 劳动年龄人口指男16~59岁、女16~54岁的社会劳动者人数,此外还包括劳动者所从事的行业、职业构成等,基本反映了人们参加社会劳动和进入职业生活的状况,是重要的人口指标。为了说明问题,请看表1。 1965~1976年上海市社会劳动者人数及职工人数统计表 表1 单位:万人 年份社会劳动者人数 职工人数 合计占总人口%合计 占总人口% 占社会劳动者% 1965 460.76 42.1272.13 24.88 59.06 1970 540.87 50.4307.50 28.67 56.85 1975 646.88 60.1376.53 34.97 58.21 1976 669.56 61.92 399.27 36.92 59.63 资料来源:《上海工运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350页; 《上海统计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83页。 由表1可见:1965~1976年间,上海市的社会劳动者人数是逐年增长的,前五年增长80.11万人,后五年多增长128.69万人,总共达208.8万人。再看职工人数,前五年增长35.37万人,后五年多增长91.77万人,总共达127.14万人。且从1970年开始,社会劳动者人数超过了总人口的50%,即总人口中有一半进入了劳动年龄人口的行列(1976年时,该比例达到61.92%)。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50年代生育高峰期的人口,每年以20万人以上的规模,从非在业状态转向在业状态。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请看表2。 1966~1976年上海市职工人数统计表 表2单位:万人 年份 合计 全民所有制单位 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 指数(以1962年为100) 1966 273.75213.3660.39 193.6 1967 280.15219.1361.02 198.2 1968 304.56242.9061.66 215.4 1969 309.42247.1162.31 218.9 1970 307.50244.5362.97 217.5 1971 321.31252.8068.51 227.3 1972 332.79261.2671.53 235.4 1973 340.53266.8673.67 240.9 1974 350.68273.3677.32 248.0 1975 376.53293.8482.69 266.3 1976 399.27312.2687.01 282.4 资料来源:《上海劳动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表2显示:除了1969~1970年间上海职工人数是下降的以外,其余年份均以不同的增幅上升着。其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关节点: 第一,职工人数在前五年非常平缓的增长节奏中,突兀性地出现了1967~1968年高达24.41万人的增长,且23.77万人集中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只有0.64万人进入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这是因为上海的“老三届”中,1966届和1967届的毕业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期间启动的第一轮分配中,依据“四个面向”的方案,这批人进入了工矿企业。人口统计数据表明,这部分人应有20万左右。 第二,1969~1970年出现的在业人口数下降的情况(总人数下降1.92万人,其中全民单位减少2.58万人,集体单位有正常的少量增长),这对作为大型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的上海来说是十分反常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1968年底掀起了上山下乡高潮,制定了上海1968届、1969届毕业生全部“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方针。由此,劳动力资源的流向被人为改变了,上海市的工矿企业断绝了进入的主要渠道,职工队伍也就违反常规地收缩了一圈。 第三,从1971年起,上海市的职工人数出现了补偿性反弹。这一方面是因为上海的经济发展需要持续补充劳动力①;另一方面是因为上山下乡方针已难以继续推行,而改成了“农工平衡”、“一农一工”(即家中已有务农者,再有子女分配时则可进入工矿企业)之类的政策。因之,尽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道路继续延伸着(多为长子、长女等),但终究每年仍有10万左右的毕业生成为全民单位的在业人口。在本项统计中,1974~1975年、1975~1976年两个年度的职工增长,分别高达25.85万人和22.74万人(其中全民单位分别增加20.48万人和18.42万人)。除了不断有大批毕业生补充进来以外,此时的上山下乡政策也已变得宽松,从而使一批下乡知青通过招工、上学、参军、独退(指独生子女)、病退等方式回到了城市,自然也就扩充了职工队伍,增加了职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