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639(2007)05-0023-06 在晚清与五四时期,新文学、旧派小说(或称鸳蝴小说、礼拜六派小说)跟传统的关系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现在很多研究者都强调,新文学与传统之间存在大量可转义的、对应的或者互补性的观念,两者之间的分界并非不可逾越。但旧派小说恰好相反,它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可能未必如“旧派小说”一词所指称的那么紧密。 总体而论,五四知识分子大多认为旧派小说在“思想”与“形式”上都是古典小说的延续。郑振铎说:“《礼拜六》的诸位作者的思想本来是纯粹中国旧式的。”[1] 周作人说:“(《广陵潮》《留东外史》)思想上又没有一定的人生观,只是随意言之。……所以我还把他放在旧小说项下,因为他总是旧思想,旧形式。”[2] 在当时的评判体系中,这种渊源关系带有原罪色彩。但不应忽略的是,五四知识分子同时认为,在传统谱系中无法界定旧派小说。刘半农说:“余赞成小说为文学之大主脑,而不认今日流行之红男绿女之小说为文学。”[3] 厚生说:“其号为旧文学家的,此时尚处于黑暗的迷雾中,摸不着真正文学的门径。”[4] 亦即应把旧派小说与重新得到认可的《红楼梦》、《水浒》等古典白话小说置于截然不同的价值序列。批评的内在矛盾反映了旧派小说在归类上的困难。 在诸多批评中,旧派的“滥恶”是主因之一。如陈子展说旧派小说“文殊卑猥”,“在旧社会中才有此产物”[5](P53)。钱玄同说:“(旧派小说)专拣秽亵的事情来描写,以博志行薄弱之青年的一盼。……黑幕书之类亦是一种复古。”[6] 类似的看法极多。一般认为,旧派的滥恶乃“《儒林外史》一派小说”[5](P45)(即谴责小说)的变异。胡适曾指出,谴责小说已经“有淡薄、显露、溢恶种种短处”[7](P525)。周作人说:“……又一方面,从旧小说出来的讽刺小说,也发达起来。从《官场现形记》起,经过了《怪现状》《老残游记》到现在的《广陵潮》《留东外史》著作不可谓不多;可只全是一套板。”[2] 志希说:“(当今小说)第一派是罪恶最深的黑幕派。这一种风气,在前清末年已经有一点萌孽。待民国四年上海《时事新报》征求《中国黑幕》之后,此风遂以大开。现在变本加厉,几乎弥漫全国小说界的统治区域了!……《官场现形记》《留东外史》也是这一类的。”[8] 可见某种程度上,五四知识分子所说的“延续”是就谴责小说与旧派小说的滥恶特点而言的,认为它们并无差别。 不过仍有部分批评者强调两者的叙述态度差别。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说:“吾每谓今日之文学,其足与世界第一流文学比较而无愧色者,独有白话小说(我佛山人,南亭亭长,洪都百炼生三人而已)一项。此无他故,以此种小说皆不事摹仿古人,而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文学。”又说:“谴责小说……确能表示当日社会的反省的态度,责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社会改革的先声。”[7](P525)谴责小说的“反省”,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揭露“当日社会”的堕落,特别是抨击社会以恶为善的道德倾向;二是持有一种严肃的革新立场,胡适曾称赞鲁迅对谴责小说的评价,认为吴趼人的小说维持着一种严肃的道德使命感;而旧派小说的滥恶叙述纯属炫秘,缺乏相应的社会道德制衡意识,也就缺乏“真正的文学”的价值[9](P294)。 旧派小说中,严重的道德失控情形最初出现在《海上繁华梦》(海上漱石生)、《九尾龟》(张春帆)之类以妓院为中心的狎邪小说中;此后的“黑幕小说”,包括《歇浦潮》(朱瘦菊)、《广陵潮》(李涵秋)、《人海潮》(平襟亚)等“巨著”,将视野扩展到整个社会。“上海风行黑幕小说,如平襟亚的《人海潮》,骆无涯的《荒唐梦》,拂云生的《十里莺花梦》,张秋虫的《海市莺花》等,无虑十数种,名为揭穿秘密,实在暗示门槛。偶一为之,还不觉讨厌,争相模仿,遂成四马路上之春宫。”[10] 小说所述故事,无外乎“‘某某之风流史’、‘某小姐某姨太太之秘密史’、‘某女拆白党之艳质’、‘某处之私娼娟’、‘某处盗案之巧’等等,不胜枚举。征求的人,杜撰的人,莫不借了‘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的招牌,来实行他们骗取金钱教人为恶的主义。”[8] 概言之,小说的特点主要在于叙述社会道德失范的情形,以及叙述者在道德上持有非反省性的(包括虚假反省的)态度。前一点按照钱玄同的解释,是当时“时势使然”[6];而后一点,是因为他们缺乏道德理想主义信念。 客观地看,“非反省性”的叙述方式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可能隐藏着近现代小说道德意识的一次重要变迁。因为小说很明显揭示了传统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权威崩溃的事实,而且否定了重建的可能。此一特点也可认为,在旧派文人的叙述意识中,道德的优先性地位已经瓦解。范伯群等学者的研究已说明,旧派小说畅销应归功于它运用了一套崭新的、富有吸引力的叙述策略,而不是由于沿袭了传统。五四知识分子将旧派小说排除在文学范畴之外,也暗示了这一点。关于这种崭新的叙述策略,有研究者从市场审美趣味、地域文化形态乃至末世心理等诸种角度加以探讨,而对其道德叙述意识的转换,至今似乎未尽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