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23X(2007)—02—0092—06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分支,不仅同样接受着西方文学批评变化的影响,而且更为突出地受到“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批评”、① “文化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影响,这些批评方法不仅在当代西方居于主流,而且被中国的女性文学批评界所借鉴,广泛用于具体文本创作的分析乃至批评理论和学科化的建设之中。本来非常边缘的“女性文学”和更为边缘的“女性文学批评”之所以在国内,尤其90年代之后不断向中心移动,是跟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全球包括中国的影响分不开的。由此可见,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发生发展背景一方面是同整个当代文学批评一起面临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化变化的影响,一方面又处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影响之中。 “女性文学”在当代中国被单独提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并逐渐学科化,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事情。在此之前尽管也有谢无量《妇女文学史》之类的著作,但是“女性文学批评”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声音。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在社会政治意义上引起了人们对性别问题的普遍关注;在文学方面直接促成了“女性文学”的研究、写作和批评热。当然这种影响是渐次深入的。伴随着女性文学批评的逐步升温,对女性文学批评的批评也开始增多,产生了三个相对集中的对女性文学批评进行批评的时期,即1986年前后、1989年左右和1995年至今,尤以最后一个时期最为热烈。评论的角度包括从总体上的评价、以批评主体为出发点的分析、对批评方法和理论的反思以及关于女性文学批评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探讨。 1986年评论家李小江对当时的妇女研究进行了整体性的批评。她认为当时的妇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妇女文学批评也与妇女研究脱节,出现了一些在文学范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缺乏宏观的把握”、“缺乏历史的把握”、“缺乏理论的把握。”[1]37 评论大多是“有感于当代女作家群的出现”,[1]37 在中国现当代妇女创作中兜圈子,没有从世界背景上去考察。理论缺陷大。1987年谢望新更从批评主体角度,对当时的五位中年女性评论家李子云、刘思谦、吴宗蕙、盛英、陈美兰的评论特点、关注主题做了具体的论述。他把她们归为“传统批评派”,以李子云和刘思谦为代表,指出她们运用的都是社会历史批评方法。②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有人从批评方法角度考察,反思建立女性主义批评的可能性。③ 这篇论文对比王绯、张擎和赵园的评论,分析女性主义批评建立的难度,强调应该完整看待女性文学批评,不要过分拘泥于“女性意识”。这是新时期首次对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在国内的应用提出质疑的文章。 第二阶段(1989—1994)女性文学批评的批评值得关注的文章有三篇。林树明《评当代我国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孟繁华《女性文学研究述评》以及张红平《批评的滞后》。这三篇论文各有特色。林树明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当时的女性文学批评,将所谓“带有女子气”探讨的“女性批评”与“女权批评”分别开来,肯定了孟悦、刘敏、朱虹等人的女权主义批评实践,并从总体上分析了“女权批评”在我国产生的原因、特点及不足。他认为我国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与现实主义批评结合的,真实性原则基础上的批评。存在的主要不足是“生搬硬套概念术语,缺乏理论深度;缺乏与男性理论家的对话与沟通”。[2]43 孟繁华关于那一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述评则显得更为宏观。他将当时的女性文学研究归纳为女性文学概念的探讨、女性文学功绩的肯定和女性文学局限性的探讨等三个角度,对比较有影响的论文一一评述,勾勒出了当时女性文学批评的整体状况。④ 张红平则非常鲜明地批评了当时的女性文学批评“柔弱、迟疑和滞后”。[3]80 她不同意存在所谓“超越性别”的文学的提法,认为女性文学应该永远存在。同时主张摆脱单纯性别的局限。希望建构自己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⑤ 她的观点很具前瞻性,今天看来都是切中要害的,也是新时期首次提出女性文学批评应该建立自己理论的观点。 1995年至今,关于女性文学批评的批评文章明显增多,批评的角度主要包括: 一、整体上对女性文学批评状况进行较为详细地梳理,综合性地分析其成绩和不足。林树明和张岩冰等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突出,他们都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应用发展情况。⑥ 林树明认为1995年世妇会在中国的召开是一个契机,客观上促成了国内女性文学批评的第二次热潮。相对于80年代,国内评论界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评价进一步深化。西方学者从性别视角对我国文化及文学进行探讨的成果开始在国内得到介绍、评析,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另外国内女性主义批评进一步拓展、深化,体现在1、重新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对于我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意义;2、总结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创作,评价90年代以降的女性创作(包括对台湾女性文学、女性散文的关注);3、开始了对女性主义批评家的关注;4、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论争拉开了序幕。有两个较显著的特色:更注重梳理贯穿整个新时期(包括一般所谓的“后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轨迹,“史”的意识明显有所加强;注意到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西方女性主义的一些差异,将性别意识与民族环境、民族意识结合起来考察。他指出,一些评论者还注意到了中国女作家的性别意识与西方女性主义的差异问题,这是80年代的女性文学批评较欠缺的方面。对国内女性主义评论家进行评判,也是这一时期产生的新现象。⑦ 林树明通过与八十年代的比较,论述了九十年代中期之后女性文学批评出现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