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1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7)03—0070—07 一篇《摩罗诗力说》,加上一段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的断言,早期鲁迅和浪漫主义之间便划上等号,这是学界通行之见。的确,《摩罗诗力说》评述并高度推崇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斯基、克拉辛斯基和裴多菲这“罗曼宗”、“摩罗派”的八大诗人;郭沫若一文亦作如此判断:王国维和鲁迅“两位都曾经经历过一段浪漫主义的时期。王国维喜欢德国浪漫派的哲学和文艺,鲁迅也喜欢尼采,尼采根本就是一位浪漫派。鲁迅的早年译著都浓厚地带着浪漫派的风味。这层我们不要忽略。”[1]542 应该说这一断言是符合客观真实的。 但鲁迅早期的浪漫主义美学观念在哪些方面呈示出来呢?以往学界似乎并未具体展开论析。例如,赵瑞蕻先生率先论定:《摩罗诗力说》“是我国第一部倡导浪漫主义的纲领性的文献。”[2]3 但他在论述时更多的是停留在鲁迅介绍、倡导西方浪漫主义这一层面上:“鲁迅早年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从西方输送进来的革命浪漫主义的火焰就旺盛地明丽地燃烧起来了。”[2]298 而鲁迅自身是否确立了浪漫主义的美学观念却语焉不详。汪晖则别开生面地指出:“人的独自性作为一种内在尺度构成了鲁迅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根本依据。否定老子,批评屈原,对‘人生之閟机’的非理性启悟,反对‘诗与道德合’的观念,上抗天帝、下压众生的独立人格,‘人生不可知,社会不可恃,则对天物之不伪,遂寄之无限之温情’的心态,‘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瞻前顾后,素所不知的无畏追求……鲁迅的浪漫主义精神与其说是文学性的,不如说是哲学性的。”[3]141 虽然神思通脱,但近乎论纲式的文句仍嫌过于言简意赅。因此,对鲁迅早期的浪漫主义美学观念展开具体的、细密的论析,看来仍是十分必要的学术任务。 对鲁迅早期思想的研究,一般集中在《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以及《人之历史》等文章中,本文也不例外。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浪漫主义美学并不陌生,而是形成相对系统的、完整的观念。 浪漫主义“四派”之划分 鲁迅对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不是笼统视之,而是根据“知见”与“情操”这一对立的心理质素的偏倚程度,划分为四派:“主智”派、“罗曼”派,“知感圆满”派、“意力”派。 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批判了当时全球性的“物质主义”之偏至。他指出,针对“唯物极端,且杀精神生活”的现象,近代世界思想界出现了奉行主观主义的“新神思宗”。其特点有二:“一谓惟以主观为准则,用律诸物;一谓视主观之心灵界,当较客观之物质界为尤尊。”[4]52 鲁迅这一对主观主义思潮要义的归纳颇为精到,一是以主体衡万物。从主体角度出发来把握客体世界,以主体精神界所先验设定的法则、律令,来判断、规范客体世界。其二,以心灵为尊贵。主观精神世界,即心灵界是第一位的,它凌驾于客观世界之上,哲学、美学的任务不再是寻求客体之本质及规律,而是去探索博大深邃的精神界域的奥秘,即鲁迅所说的“渊思冥想”、“自省抒情”,由“鹜外”而转“内趣”。 在此基点上,鲁迅把西方浪漫主义主义思潮分为四派。这里需先说明,西方的浪漫主义是一种跨学科的概念,它不仅在美学、文学的界域中使用,而且更多是在哲学,乃至政治学、社会学等范畴中运用。朱光潜说过:“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就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运动,它成为文艺领域里的浪漫运动的理论基础。”[5]723 因此,鲁迅这里是在泛哲学、美学范畴内来论述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 第一,“主智派”。鲁迅以黑该尔(黑格尔)为代表,其特点是“能够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4]53 黑格尔不满康德关于“物自体”与“现象界”的二元对立,而把整个客体世界纳入先验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中去,在绝对理念的演化、运动中,派生出逻辑世界、自然世界、精神世界,即鲁迅所说的整个“客观之大世界”。以无所不包的主观思维体系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所以鲁迅称他为“聪明睿智”,把主观性思维推向终点,“达其极”。 第二,“罗曼派”。鲁迅称之为“罗曼暨尚古一派”,代表人物为卢骚(卢梭)与息孚支培黎(沙弗斯伯利),其特点是“尚容情感之要求,特必与情操相统一调和,始合其理想人格”。[4]53 在人类思想史上,卢梭首先发现了由科学和文化所建构的人类文明,在其正值增长的进程中也产生了巨大的负值效应,即人的异化问题,揭示了出近代文明与生存神性之间的尖锐矛盾。为消解这一异化对立,他主张最重要的是返回原古的生活形态、恢复“人的自然情感”,通过主观情感中的爱、灵性、想象等途径,完善合理的人格,取得诗意的生存,从而趋近神性的完美。其理论对德国浪漫哲学的兴起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三,“知感”圆满派。鲁迅以希籁(席勒)为代表,其特点是“必知感两性,圆满无间,然后谓之全人”。[4]53 席勒强调通过审美教育达到人的美的自由境界。在美育进程中,他指出“迫向绝对真实”的人的感性冲动,必须和趋向理性的、知性的形式冲动统一、调和起来,从而在“活的形象”的游戏冲动中超越异化现实和异化的人性,形成全面发展的自由、完美的人。 第四,“意力”派。鲁迅以勖宾霍尔(叔本华)、尼佉(尼采)、易勃生(易卜生)为代表。其特点是,叔本华“内省诸己,豁然贯通,因曰意力为世界之本体”,尼采希冀“意力绝世,几近神明之超人”[4]54 出现。叔本华把康德的“物自体”改造成“主观意志”,把“现象界”转换成意志的表象,正如鲁迅所说的“意力为世界之本体”;尼采则进而发展了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强化生存竞争中的“权力意志”,冀盼神明式之“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