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06(2007)03-0047-11 2004年,中国文坛最引人注目的一笔无疑是属于“80后”作家们的,“80后”文学也无疑成为了2004年文坛最为瞩目的文学现象。 所谓“80后”,简单说来就是指一批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正在尝试写作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最年轻的力量。“80后”在写作领域里崭露头角的约有百十人,经常从事写作的大约有千余人,他们有一个专门的网站“苹果树中文原创网”,签约作者近两万人。这样庞大的一个写作群体,如果总在我们的视野之外,不是一种冷漠,至少也是一种失职。据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近两年的图书市场调查表明,以“80后”为主体的青春文学书籍占整个文学图书市场份额的10%,而现当代的作家作品合起来,也就占有10%。[1] 这就是说,在当下的图书市场,他们和他们的前辈们是平分秋色的。对于受众如此之多,影响如此之大的写作群体,我们怎能够熟视无睹,不予关注? 一、“80后”文学的命名 不必讳言,美国《时代》周刊对“80后”的命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后“80后”不但成为圈内圈外的焦点,而且成为一个正式取代其他称呼被广泛使用的命名。 2004年2月2日,北京少女作家春树的照片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第一个登陆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作家。同期杂志还把春树与另一位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写手韩寒称作中国“80后”的代表。这一明确命名与定位,引起人们对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文学写手(简称“80后”)以及他们的写作行为与作品的关注,关注迅速地从网络、从圈子上升至读书界、文学界。 1.两个成长平台 假如以《时代》周刊命名为界,可分为“命名前”与“命名后”两个时期。 “命名前”的“80后”文学依赖两个平台成长—— 首先是网络。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80后”。如今赫赫有名的“80后”作家,无不是早几年就驰骋网络的少年骑手,各人在网上都有一批追随者。不少人是在网上“暴得大名”,然后才由出版商拉向出版物,从而名利双收,获取更大声誉。比如春树,2000年17岁时写出《北京娃娃》的前后,就以另类、出格被列为用“身体写作”的“上海宝贝”卫慧的同类,引起广泛争议。比如李傻傻,其作品专辑被新浪、网易、天涯三大网站同时推出。网络成了这批少年作家宣泄、倾诉、表达欲望的平台和自由成长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正好是80年代出生的这批年轻人共同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及庞大的读者群。 其次是《萌芽》杂志。在目前中国的文学杂志极不景气,难以维持的情况下,《萌芽》杂志成功策划了“新概念”作文大赛。“80后”代表作家中有相当一批出自“新概念”。比如,韩寒,1999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郭敬明,新概念第三、四届一等奖得主;包括周嘉宁、张悦然、蒋峰、小饭等都是新概念一、二等奖的得主。“新概念作文大赛”富有创意地整合了多种社会资源,巧妙地利用了现行大学招生制度以及广大考生与家长的心理,既相左于当下“分数教育”的呆板,为少年写手尽情挥洒才华找到了一个宣泄出口和展示平台,又因大学的介入获得高考优惠待遇而形成有大回报的激励,抓住了广大中学生及学校的“利益点”和眼球,并能迅速地连接市场,“80后”的写手们借此台阶,平步青云,进入文坛。 在青春少年已成气候之时,《时代》周刊的介入,“命名后”的迅速崛起与集体登场,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这一“命名”也给媒体和出版界带来一次冲动,一些自许为“先锋姿态”的报纸急不可待地宣布“文坛已到了以‘80后’为中心的年代了”。出版界更是看好命名后的巨大市场,期望在韩寒、郭敬明出版奇迹之后再创高峰。“80后”写手的作品大规模登陆。 2.命名从争夺到抛弃 “80后”命名前后,关于谁能代表“80后”的争论异常激烈。但命名后的短短的几个月,“抛弃命名”一说出笼。 被称做“偶像派”的几位少年直接被冠名“80后”,也许出道早,知名度高,作品销量大的缘故,其态度相对平和。郭敬明表示:“每个人写的东西都是千差万别,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是不一样的。他笔下反映出来的世界始终是他自己思想下的世界。有些人喜欢按年龄来划分出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写作者,称之为‘80后’。‘80后’其实并没有一个整体定型的风格。我和春树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我个人认为‘80后’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有些人的作品有一定的高度和思想,但是有些人的写作纯粹是爱好,我觉得自己应该是后者,我在文学上没有过多的追求,我觉得就是一种生活习惯。”关于“谁是‘80后’文学的代表”,郭敬明表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的写作各不相同,本来就不能互相代表。春树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讨厌当什么‘80后’的代言人,因为我并不了解他们,当然也无法代表他们。”与此同时,她也相当自信,认为自己的写作是走在同龄人前列的,是“偶像和实力”的结合。[2] “偶像派”之外的“80后”写手们反应快且尖锐。春树刚上《时代》封面,2004年2月17日,“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得者AT即在《南方都市报》发表了《谁有权力代表“80后”发言?》,对春树等人能否代表“80后”及“80后”文学提出质疑。文章被多家网站转载,争夺“命名”的话题急剧升温。自视为“实力派”的少年作家则态度激烈地自我辩护,张佳玮郑重陈述道:“请不要误会‘80后’写作就是肤浅的,就是单一的,就是低俗的,就是孩子气的,就是商品化的,也请不要误会所谓文学就仅仅是叙述完一个故事、抒发一下感情、让人领悟人生的体式。”同时他有意将这些误解归咎于那些具有商业化色彩的写手。小饭甚至直指“偶像派”:如果人们印象中的“80后”文学就是传媒所宣布的这样,那是一件很丢脸的事。韩寒、郭敬明等人写的东西称不上文学,只是一些廉价的消费品,他们打着文学的招牌却靠一些文学外的因素吸引注意,而这些被偶像化的写手,遮蔽了“80后”写作中富有创造力的部分,混淆了“80后”写作的真相。小饭和张佳玮一样,对“80后”的写作相当自信:“我们接受的信息和阅读面都相当广,而且作品质量也是前辈在同一个年龄段所无法比拟的。”“将来80后肯定会出现一些站在世界文学顶端的人,他们是无可替代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