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林纾谒陵问题 从1913年到1922年的10年间,发生了一件颇富传奇色彩的事情;从清末维新变法起思想上一直走在时代前列的老维新党、为中国现代文学“盗火”的一代译才、欣然表示要作共和国老民的文化名人林琴南,戏剧般地以“沧海孤臣”身份先后11次拜谒光绪陵,反复倾诉其“恋念故主之情”,以清朝遗老自居。这件事被后世人们几乎一致认为是林纾思想守旧、落伍的又一证明。自五四以来,林纾哭陵之举成了他落伍与反动的象征性符号。有人早已对他进行了政治宣判:“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林纾誓为清室遗老,每于载湉死日,亲赴其陵晋谒,对逊帝溥仪,则执臣子之礼甚恭。……足见其敌视民国,忠于清朝的反动政治倾向。”① 有人认为“他的愚忠在现代人看来很可笑,也更可悲”。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人在考察林纾一生的所作所为时,注意到其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因素,对林纾表现出人性化的理解试图。王旸称林纾的谒陵之举为“封建味十足的愚忠愚义”、“不识时务的老朽”、“落伍违时,念念不忘‘纲常’的遗老”。同时作者又认为:“林琴南保持了自己作为一个旧时代知识分子的高洁形象;……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做人最可宝贵的东西”③ 冯奇在其论著中写道:“一方面,他的横溢的才华,执着进取的精神,令你由衷的佩服;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个狂悖盲目、僵化可悲的形象总在眼前晃动……他的赤诚与热情,是令人神往的。然而,他对于传统道学完全丧失历史感的病态崇尚,以及一头拜倒在皇帝面前长跪不起的滑稽行为,又不能不让人感到厌烦。”④ 然而,五四文化立场和极左思潮思维定势所凝结的“历史眼光”实际上并无助于接近一个真正的林纾,无力还原一个真实的林纾。林纾的狂悖之举,一方面确实由于他太“不识时务”,但换个角度看,则恰在于他太“识时务”,恰表现出他的清醒,他的赤诚。笔者认为,林纾的哭拜光绪陵,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历史与文化因素,应该心平气和地加以深入研究,不要轻率地进行外在、单一政治定性。 二、处在“清廷”与“民国”之间的林纾 林纾的一生跨越帝制的晚清和共和制的民国两个时代。仔细研究林纾的思想与生平,笔者发现,不管是清王朝还是民国政权,都不是林纾终极认同的对象;对于两者,林纾都经历了由认同到疏离的变化过程。林纾对两者的态度及其变化,始终受制于一条深沉而稳固的思想线索的制约,那就是强烈而执着的爱国情怀。林纾所爱之“国”,从终极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这一庞大实体及其由五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民族文化。它是以真诚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实质的、以自觉的历史意识为高度的现实关怀、历史与文化关怀。这一爱国主义境界具有鲜明的形而上品格和极强的现实超越性。所以,林纾不管是作为清末的“维新党”,还是民初共和政治的激烈批判者,抑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面前的固执的反对派,其思想基点均在于此;其晚年公然哭陵之举,从某种程度上说,仍是这种思想情怀的曲折表露。 林纾是一个在传统文化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传统文人,传统价值观成为他安身立命之本。⑤ 早年他进学、中举;先后7次赴北京参加礼部试,表现了执着的功名心和对帝制下政治与文化秩序的认同。而对清廷在对外战争中的腐败无能深表愤慨。1898年,在康有为“公车上书”高潮中,适在北京参加会试的林纾亦约同好友到御史台上书,慨陈维新变法之策。不久,“百日维新”运动失败,林纾看透了清王朝的腐朽。他两次拒绝了朋友举荐他为官的好意,以决绝的态度与清王朝拉开了距离。强烈而执着的爱国情怀使林纾的思想经历了从对清王朝明确的政治认同到不屑于与它为伍的巨大变化。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林纾本来并不赞同革命。他认为革命会导致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外国列强趁机而入,酿成瓜分之祸。但同时,林纾认为革命之所以爆发,完全由于清王朝的腐朽,断送了维新大业;清廷的灭亡是咎由自取,完全是天意。革命胜利后,面对举国欢腾的动人景象,林纾赋诗称赞。他在给朋友吴畲芬的一封信中表示:“共和之局已成铁案,万无更翻之理,……仆生平弗仕,不算为满洲遗民,将来仍自食其力,扶杖为共和一老民矣。……弟早晚亦赴上海,……为共和国守法之国民!”宣统退位后,林纾在给吴畲芬的信中明确表示拥护革命,表示要换上洋装,做个新式国民。毫无疑问,民国成立之初,林纾在思想上,在感情上都迅速地认同了新时代、新政体,从而微笑着向旧时代告别。然而,就在紧接着的民国二年(1913年)便发生了林纾拜谒崇陵的事情。在一般人眼里,这是林纾向封建遗老蜕变的开始。有人不无遗憾地设想:“如果历史以后的进程能如林琴南希望的那样,沿着民主共和、国泰民安的方向发展,那么,谁都会相信,林琴南会欣慰于做一个‘共和之守法公民’,绝不会成为一个‘封建余孽’,也不会‘念念不忘故主’而几度去谒崇陵光绪墓了。”“历史的长河虽偶尔会回流,但终归是要滚滚东去的,这是任谁也无法阻挡的。只是,在它那或许是不经意的回流或停滞处,会有无数的人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人生,人世间的悲喜剧会一幕幕地上演。”⑥ 然而,把民国以后的政治混乱与黑暗比作历史长河里“不经意的回流和停滞”似乎过于“高瞻远瞩”了。林纾不过一个由真率性的传统文人,无法像后世人们那样高瞻远瞩地把握“时代潮流”、“历史规律”,面对现实而陷于困惑,恐怕在所难免。在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初,一代伟人邓小平尚且低调地强调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后生们却众口一词地斥责在当年历史巨变之时连石头都没得摸的林纾“落伍”、“反动”,为“封建余孽”,未免有些轻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