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初,我和吴小武(作家萧也牧,当时是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辑)听说文学创作所的杨沫同志正在写一部有关青年学生的书,我们就想拿来看看。又听说这部书的上半部在柳溪同志处,我就从柳溪处拿来了这部稿子。以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和杨沫有关这部书(原名《烧不尽的野火》)的来往体现在以下的信件和档案中(抄录自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书稿档案): 《青春之歌》档案一束 一、1955年3月20日杨沫致吴小武信: 小武同志: 我来津搜集青年道德品质方面的材料,准备创作电影剧本了。小说只好在工作中赶写着,本月底完成是不成问题的。再把它修改一下,下月初即可抄给你们。我很想赶快把它告一段落,因为电影剧本的任务很紧迫,总在弄小说,实在有些“于心不忍”。 上半部你们从柳溪那儿取走了吗?是否已经开始誊写?因为柳溪准备下乡,我来津后也没写信问她。特来问问你。希望告诉我一下,我就放心了。 上半部那乱糟糟的原文,不知你们曾看了一下没有?人物的更大发展都在下部。但上半部里也可看出一点端倪。如果看了,有什么意见也望告我。小说誊写得怎样也望告我。我是希望能快点儿先誊写完这一半,因为我四月份必须去上海,在我去前,我希望能全部誊写完,把它校订好交给你们。至于以后如何处理,那是你们的事了。我就可以比较轻松了。 盼回信。寄天津睦南道市府招待所交我。 握手! 杨沫 3月20日 二、1955年3月31日吴小武致杨沫信: 杨沫同志: 《烧不尽的野火》一稿的上半部,我们已从柳溪处取回,当即请人去抄,前天全都抄好了。现在没着手看。因为编辑部人手极端缺少,拟待四月初《烧不尽的野火》下半部手稿寄来后,我们当即安排时间阅读。你回北京后,请即来个电话,我当去访你。敬礼! 吴小武即 稿件取来后,因为凌乱,需要重抄,便于阅读,才有重抄之举。重抄后又送回杨沫,请其校阅。 三、1955年5月5日杨沫致张羽信: 张羽同志: 《烧不尽的野火》已校好,送上,共九章,请查收。 阳翰笙同志答应在五月十五号以后可代审阅,请在十号以后送给他。最好在送他时,除了我写的信以外,也请你们自己把要求他怎样负责的话当面和他讲一讲。 我还有这样一个建议,不知妥当否?在送给他看以前,最好你们编辑部先看一看,这样在他提意见时,你们就比较先有了“底”。因为我听吴小武同志谈,你们编辑部先不看,先送给外边人看。 阳翰笙同志看后,或你们看后,对这部小说的基本意见,能否出版,请早日赐知。我的通讯处: “上海华山路九七八号”杨成芳转交 敬礼! 五月五日 基于杨沫5月5日寄来信件,要求10日前把稿件送给翰老,信收到时,已无多余时间,编辑部自然无暇审阅了,只好先把稿件送翰老。在翰老处放了几个月,电询翰老,得知翰老无暇看稿,所以就引起了下边张羽以编辑部名义给翰老的一封信。 四、1955年10月14日中国青年出版社致阳翰笙信: 阳翰笙同志: 杨沫同志的小说稿《烧不尽的野火》因为没有找到外审同志,我们已从您处拿回,由社内同志初审以后,将来再送您审查。 您打算写的关于恽代英同志的传记作品,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动笔?有空时请给我们回音。此致敬礼! 中国青年出版社 十月十四日 五、杨沫11月15日给中国青年出版社信: 青年出版社编辑同志: 寄给上海的信收到了。知道已经把小说《烧不尽的野火》拿了去。不知看过了没有?意见如何?我很希望早日得到你们的指导,以便修改得好一些。 我在一月前已经从上海回北京了。仍留京工作,不再去上海。有什么意见,请写信联系。我的通信地址是“复兴门外国务院宿舍四号楼十四组87号”。 这部东西,在病苦和繁忙的工作当中,前后写了四年,因此,当它初步完成后,我是多么渴望能够早日得到人们的意见呵!可是各种机会都不凑巧,因之从今年四月迄今,竟还没有得到编辑部门的任何意见,我的焦急心情想你们是能体会得到的。我盼望你们能够拨冗看一看它,早日给我一点意见好么? 敬礼! 十一月十五日 六、11月19日张羽的审稿意见: 《烧不尽的野火》读后意见 1955年11月19日 (一)作者:杨沫 (二)字数:卅六万字 (三)内容提要:小说通过一个女学生林道静的成长,反映从“九·一八”到“一二·九”五年间活跃在北方的学生运动。 林道静是生长在热河一个地主家的姑娘。她的父亲是个大地主,生身母亲是个被霸占的穷人的女儿。她生下不久,母亲就被折磨死了。林道静在苦难中长大后,被送到北平读书。她的父亲是想把女儿养大了,去巴结权贵。道静在北平受了几年教育,懂的事情多了,就更痛恨父亲。一年暑假回家,父亲说已把她许给一个国民党的官僚。道静不从,就逃跑了。逃到北戴河,想找表兄,没找到,就在表兄教过书的学校教书。一个恶霸想侮辱她,道静跑到海边打算自杀,被一个人(余永泽)救出。(这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后来,她回到北平,就和这个曾经救过她的人同居了。余永泽是北大学生。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发现余永泽迂腐、自私、脱离政治的行为,同时,她又接触了许多热情、上进、爱国的学生,思想上起了变化。她不安于做一个做饭、看家的妻子,投进了学生运动,参加了“五一”大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