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仿溪(1892—1950),河南临颍人,原名周景濂,字仿溪。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新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署名周仿溪,遂以字行。 周仿溪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读过私塾,稍长进县高等小学堂读书。1916—1921年在河南省立师范学校求学。这个时期,正值中国新文学运动开展之时,他在河南省的中心城市开封接受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的影响,受到新思潮的洗礼,成为河南最早一批运用白话写作的文学青年。同时,在这里他结识了徐玉诺与于赓虞,并与他们结成亲密朋友。在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周仿溪先在叶县、舞阳等地教书,1924年回到临颍出任劝学所所长,1925年,被聘为临颍甲种蚕业学校国文教员。这期间,他开始接触河南早期共产党人李翔梧、谷滋生、韩文治等人,参加共产主义小组的地下革命活动,并于1926年加入共产党。1927年春天,受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的感召,周仿溪和当时许多进步知识分子一样,毅然投笔从戎,响应北伐。“4·12政变”后,为逃避国民党当局的追捕,周仿溪远走澳门、西安、天津等地,度过多年的亡命生活,最后定居河南罗山,仍以教书为生。1950年,在“镇反”运动中被人诬陷而遭冤杀,时年58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仿溪是个彗星式的人物,他的文学活动,主要集中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后半期。1923年3月,他的新诗《破寨之后》和两篇文学短评在《小说月报》14卷3期上同时刊出,标志着他以较高的起点正式步入文坛。嗣后他的名字便频频出现在《小说月报》、《绿波》、《文学周报》、《中州文艺》、《豫报副刊》等报刊上,作品有诗歌、小说、散文、评论等多种形式,成为当时写作最勤奋、知名度最高的河南籍作家之一。大约1924年加入天津绿波文学社。1925年年初在临颍甲种蚕业学校发起成立飞霞文学社,1926年8月创办纯理论批评刊物《飞霞三日刊》,1927年年初增设《飞霞创作刊》,俱通过当时在河南发行量最大的《新中州报》刊出,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1927年3月,飞霞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投入北伐战争,两个刊物随之停刊,周仿溪亦从此在文坛上突然消逝了。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那首发表在最后一期《飞霞创作刊》上的诗歌《弹花纷飞下写给她》,竟成了他对文坛和读者的告别辞。此时距他在《小说月报》上首次发表作品,不过四年。 这实在太过短暂了,但就在这短短的四年间,周仿溪成了较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诗人和评论家,与当时人称“农民诗人”的徐玉诺、“魔鬼诗人”的于赓虞,各自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方式,为河南乃至全国的新文学运动做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的贡献。 在文学活动上,周仿溪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率先组织发起了河南新文学运动早期最有代表性的新文学社团——飞霞文学社。飞霞文学社成立于1925年3月,主要由临颍甲种农校一些爱好文学的师生组成。临颍甲种农校本来是一所以蚕桑养殖和蚕丝加工为主要课程的职业技术学校,但由于著名诗人徐玉诺、叶善枝曾先后在这里担任国文教师,把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作品作为教材搬上课堂,教学生用白话写作,培养了学生们对新文学的浓厚兴趣。文学社成立之前,有些学生在徐玉诺的鼓励和帮助下,已开始在外地的刊物上发表作品。周仿溪与徐玉诺、叶善枝夙有来往,加上出任劝学所所长的工作关系,对这里的情况早有所知。根据他先前曾经参加北京绿波社和协助于赓虞筹建河南分社的经验,知道在临颍甲种农校发起成立文学社团的条件已经水到渠成,所以1925年年初他受聘于该校伊始,便立即着手筹建文学社。他的想法,得到校长田鉴海和学生中的文学爱好者张耀南等人的热情支持。经他介绍,学校又从开封聘请一位新文学作家王皎我,专门负责指导学生写作和编辑刊物。经过不长时间的筹备,以周仿溪、王皎我、张耀南为发起人和主要骨干的临颍飞霞文学社便宣告成立了。其成员除上述三位发起人外,还有程守道、张向明、刘永安、卢景楷等学生。 这个由十多师生组成的文学社团,有半数以上的成员进社以前在省内外的报刊上公开发表过作品。就在1925年4月《小说月报》以“文坛杂讯”头条新闻的位置报道飞霞文学社成立的消息时,正值列入“小说月报丛刊”的新诗集《眷顾》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问世。该书入选作者有朱自清、俞平伯、徐玉诺、朱湘等30人,而飞霞社成员就有周仿溪、张耀南、刘永安、卢景楷四人列名其中。还须要说明的是,这本诗集的书名,就是借用所收周仿溪的一首诗的题目。飞霞社还办有《飞霞三日刊》和《飞霞创作刊》两个社刊,前者以批评为主,每周两期,后者以创作为主,每周一期。所登载作品,绝大部分出自飞霞社成员之手。作为一个远离省城的县办职业学校自发性的文学团体能有如此实力和影响,不仅在河南绝无仅有,而且在全国也不多见。 飞霞社的十多个成员不仅有较高的创作水平,而且有比较一致的进步思想倾向。由于受徐玉诺、叶善枝的影响,临颍农校的学生开始习作便走的是“人生写实”的路子。周仿溪和王皎我作为教师和社团的核心人物,进一步引导他们把作文与做人联系起来,把创作和参加社会斗争实践联系起来,鼓励他们在实际斗争生活中发现素材,用革命的进步的思想来指导创作,从而使这个社团越来越鲜明地显示出左翼的色彩。1925年夏天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临颍,临颍各界民众、青年学生和驻军官兵立即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他们集会、游行,罢工、罢课,通电、演讲,封存英日货物,各种活动此起彼伏,长达数月之久。飞霞社成员积极投入其中,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1927年2月,北伐军攻克驻马店,直系军阀靳云鹗部驻守临颍的刘培绪师宣布起义,改番号为“河南保卫军第一师”,响应北伐,并仿效北伐军的编制,设立政治部。当时已是共产党员的周仿溪受组织委派,出任政治部副部长,飞霞社大部分成员亦随之加入政治部做战地宣传工作。不久保卫军作战失利,政治部撤回漯河解散,周仿溪带领部分成员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成为临颍县早期共产党组织的中坚力量,作为文学社团的飞霞社遂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