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当下文坛,人们的看法沸沸扬扬,但我觉得似乎还没有真正抓住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或者说在看取当下的文学、文化现状时,关注得还不够完整,视野也不够全面。现在文坛的主要问题,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创作”问题,而是文艺创作的环境氛围发生了巨大演变,文艺领域本身出现了新异的变动,文坛在不同人哪里,已有了“传统内”与“传统外”,“主流”与“非主流”,“体制化”与“民间化”等不同部分的区分,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事实的真切描述,那就是现在的文坛与过去的文坛已经完全不同了。 当前的文艺与文坛的状况,可以说活跃与繁杂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这样的一个现状,是与从社会到经济到文化的“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娱乐化”等大的背景、大的环境密切相连的。应该说,这种新的现实,不仅超出了原有的预想,而且大大超出了我们已有的经验,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存在。因此,全面而客观地认清变化了的并且还在变化中的现状,是置身于其中的文学的从业者的当务之急,也是文学、文化领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当务之急。因为只有切实认清了现状,才能真正谈得上更好地把握现状。 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之上,我觉得宏观上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 一、文坛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异 置身于活跃不羁又变动不居的当下文坛,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文坛在变大,文学在变小。似乎谁人都能介入文学,谈论文学,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又日见稀少,日益萎缩。过去由期刊和出版“两条腿”构成的传统文学生产方式,在文学出版越来越走向商业化之后,似乎只有文学期刊还在苦苦支撑着传统文学的一方天地。 我们过去的传统文坛以及现在很多人对于文坛的认识,只限于由职业作家为作者、期刊杂志为阵地,文学出版为舞台,邮局、书店为中介的旧有的文学生产流通体系,其实这在今天已不是文坛的全部,因而并不能反映当下文坛实有的现状。一个愈来愈显见的事实是,随着传媒形式的不断变化尤其是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在传统的文学体式之外,这些年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与样式,比如网络文学、博客写作、手机文学、短信小说等等,这些由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方式孵化、派生出来的文学现象,有着相当广大而且不断壮大的青年受众,这也逐渐成为他们走近文学的主要渠道和基本方式。目前,除去一些门户网站的文化、读书频道集聚了大量作者外,一些写作者根据各自的爱好,还成立了文学方面的专门网站。这些网站有偏于体裁分类的,如小说、散文、诗歌等等,有偏于类型写作的,如校园文学、青春文学和玄幻小说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专门的文学网站,目前注册的有三千多家,实际上有五千多家,较为知名的文学网站约有二十多家。而博客自兴起之后,更是一直呈几何数字迅猛发展,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在9月24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称,我们的博客作者已达1750万,读者达到了5470万,相比于2002年,这两项数字都增加了三十倍之多。与这样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数量相比,中国作协的七千会员加上地方作协的五万会员,就显得少得可怜了。 问题还在于,这种方兴未艾的新媒体文学在与传统的文学生产建立一定的联系之后,已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一些新的文学群体,尤其是引人注目的“80后”写作者现象,正是经由这样的方式很快发展起来,不断占据市场,并极大地影响了年轻读者特别是学生读者的。还有依托网络平台的博客写作,不断以各种“口水化”的事件吸引受众的眼球,几乎已成为当下人们不得不关注的文化热点。 二、关键在于文学生产的体制与机制发生了变化 当下文学与传统形态的文学表现出种种不同,以及整体文坛越来越丰繁,越来越纷乱,寻根究底,是文学/文化的生产体制与机制发生了变异,而且这种变异之巨大、之剧烈,也前所未有。看不到这个根本性的原因,我们就会对现状感到茫然,对问题更加无从把握。 我们现在的文学体制,主要由专门化的文联、作协组织和国家化的文学制度等基本构成。从1949年延续而来的文联、作协的组织系统,从中央到地方构成了一个统一性又半官方的文学系统,这种状态也可描述为作家组织的专门化,各类作家的体制化。这种以统一的体制主导文学和统摄文学的情形,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文学体制方面,先是出现了一些民间形态的文学社团,后又出现了更多的游离于文联、作协系统的文学写作者与文学从业者,他们借助于文化市场的形成和文学空间的扩大,得以存身和发展,这事实上使文学体制开始打破单一性和统一性,走向了多样化和多元性。而我们过去的文学生产机制,是以职业作家创作作品,文学期刊社和文学出版社发表作品,文艺和文化领域的领导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批评影响和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宏观的把握与掌控。显而易见,这样的一个过程带有相当色彩的计划性特征。这种文学生产,由于商品经济的确立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期刊社和出版社在面向市场之中开始拥有了更多和高大的自主权,他们把他们的关注的重心和工作的中心,渐渐地由主要面向文学转而主要面向市场,由主要面对作家转而主要面对读者,使得整个文学生产也以注重效益、注重读者由“计划性”向“市场性”大步过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远比看得见的文学的组织管理更充分也更有效地在文学生产中过程中发挥着影响与调节的作用。 从刚刚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来看,“文化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已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策略与重要任务。这样的文化建设趋向,不仅会影响到文学生产与文学发展的走向,而且,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还必须适应这种文化建设的需要,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正向我们走来的文化现实,实际上也使文学生产的体制与机制的变动与更新,成为一种需要,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