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设计的传播系统和经济决策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可以利用由魏玛博郝斯大学(Bauhaus University of Weimar)开创的名叫Medialit
t的理论层面框架(Engell 1999)① 而形成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加强对这种关系的理解。这个框架通过三个不同层面描述了媒介,这三个层面分别是:(1)媒介现存技术(实物层面);(2)媒介规则结构,这种结构即可理解为由媒介技术施行的媒介规则结构(媒介规则层面);(3)媒介扮演人类感知过滤器的能力(符号形式层面)。这一框架被运用在关于传播系统和经济决策之间关系的研究里,从而以便获得一个从媒介经济学角度更好理解媒介如何影响经济决策的这么一种优化的媒介理论方法。下面这段话中(McLuhan/Fiore 1967,p.41),现代媒介理论之鼻祖——马歇尔·麦克卢汉,描述了人类和媒介之间的关系: 媒介,通过改变环境,创造了人类感觉和认知的独特比率。每个人感知的延伸改变了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或者说改变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当这些比率改变时,人类便改变了。 很明显的是,这段对麦克卢汉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1968)进行阐述的话语,与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的行为假设的基本点(即:在稳定环境下具有稳定偏好的经济行为)相矛盾。由于媒介学通常从相反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方向入手(即:由一个媒介驱使的动态世界来影响社会和经济行为),所以说媒介理论和经济学理论是以人类和环境关系的不同假设为出发点的。为了让两种理论能够融合起来,笔者的论文分三个部分探讨了媒介和经济行为的关系。每个部分和“Medialit
t”框架三个不同层面分别相关,也和经济合理性的不同概念分别相关。 一、人类技术 对有关利己和效用最大化的合理性行为的传统经济学观点的起源和范围进行探讨之后,有学者便提出了以媒介为背景的完全合理性和完全信息化的、脉络清晰的新古典主义假设。在一个完全信息化的世界里,媒介的角色作用受到局限,这时的媒介类似于提供消费效用的货物和服务,比如电话网络的基础通讯服务和好莱坞电影的娱乐产品。在新古典主义世界里,媒体似乎和消费物品以及生产工具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完全信息化的世界把传播过程的重要作用排除在外。 这里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因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技术传播过程方案(比如由Shannon和Weaver在1964年提出的传统方案),是把媒介技术视为通过传播渠道、从发送者到接收者传送信号的一个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媒介从技术角度所起的作用,笔者在图1中对“基本媒介功能”和“聚合媒介功能”做了区分,这个区分可以在经济学上得到运用。
图1 技术媒介功能 用于延伸感知的媒介 可以用此种媒介来加强传播信号并由此增加人类感知度。这种媒介,包括望远镜、照相机和听力设备,当然,电视也可以包括在内,因为电视扩大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的视力好似被提高了一大截,让我们看到了“全球”。更加先进的技术比如感知虚拟现实的设备(例如,双向交流数据手套)也属于此类媒介。 用于储存和处理的媒介 这种媒介用来储存和处理数据。储存功能是数据处理的基础,因此这一功能作为外部“存储器”用来永久储存信息。媒介的储存功能和处理功能不可互相分离。旧时的类似媒介有陶土、纸张和留声机,现代的类似媒介有照相机、摄像机和计算机。 用来传输信号的媒介 此类媒介在空间距离中传递数据信号,其存在意义在于提高传输过程的速度。旧时的类似媒介有信使、信鸽和烽火信号,现在类似媒介有陆地通信线路和无线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延伸感知、储存和处理以及传输信号的这些基本媒介功能通常被看作为技术服务,对于媒介内容衍生物的媒介技术宏观层面没有太多的启示意义。通过基本媒介功能而被处理的技术信号,被集结成媒介内容,就如图1所示的,然后,媒介内容又可以被分为传播、娱乐和教育三大类,笔者把它们描述为“集结媒介功能”。这些不同的内容是真正用来买卖的最终货物形式。媒介技术集中化现象使所有这些技术功能能够得到运用。 在新古典主义学的框架里面,媒介对经济决策过程没有任何作用,只是被当作具有特殊技术作用的货物和服务。上述所谈到的媒介技术功能,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世界带来了冲击。媒介的使用意味着一个正在进行的传播过程,这个过程对无冲突、永恒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世界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关于“媒介是动态的以及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这种媒介理论观点认为,媒介对于经济决策过程十分重要。这种差异通常都没有在媒介经济学研究中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