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演变的历程 ——从20世纪到21世纪初 潘懋元/肖海涛 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思想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初步形成时期和20世纪下半叶的高等教育发展时期。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基本上是围绕着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机构存在的合理性、存在的价值及发展道路而展开的,可概括为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两种哲学。20世纪西方教育思想呈波浪式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如下:(1)在教育目的上,经历了理性-经验-理性-精神的发展过程。(2)在大学教育领域,自由(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孰重孰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3)在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关系上,经历了从普遍主义到对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做出回应,再回到普遍主义的过程。(4)在大学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各派观点都在大学应远离社会与大学应为社会和国家服务之间徘徊。(5)在学术自由方面,体现了从绝对自由到相对自由的变化。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的时空界限被突破,呈现出一些新的功能、新的价值观。(1)在价值观方面,高等教育成为社会经济的中心以后形成了复杂的价值关系。(2)高等教育质量观与其多重性质相适应。(3)高等教育的多重性质、多样化的价值观、多样化的质量观等形成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1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私营化、终身化、国际化等。[摘自《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7.8.6~11] 大学公信力为何下降 陈平原 作为人文学者,作者希望以建设者的姿态、批判性的眼光,谈论中国大学迫在眉睫的五个问题:(1)调整“大跃进”心态。最近十几年,中国的大学教育热火朝天,从上到下都在搞“大跃进”。公众对大学倾注了过多的感情,这种相当情绪化的“关爱”,使得大学疲于应付,很难平静地思考涉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以目前中国大学的水平,很难承受政府及公众迅速变成“世界一流”的期待与厚爱。还不如把脚步放缓,把路走正,那样的话,中国大学或许还能走出自己独特的风采。(2) 反省过分“世俗化”倾向。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以及大学中人的曲意逢迎,导致今日中国一些大学混同于官场。过于世俗化的,除了办学理念,还有教授、学生的精神面貌。大学中人,本应追求独立人格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但在商业以及行政的双重压力下,这种“声音”已逐渐消失了。办大学,必须有超越技术层面的考虑。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还得看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3)警惕“标准化”迷思。在流行“与国际接轨”口号的今日中国,办大学需要向西方学习,这已经是共识,可还必须记得:第一,大学要接地气;第二,大学要千姿百态。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与路向,比什么都重要。目前没完没了的“评估”,以及越来越细的“指标”,使得各大学都紧盯着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办学,不敢越雷池半步。其结果必定是,大学之间面貌迅速趋同。 (4) 理解并尊重“学科文化”。15年的大学改革,中国的大学逐渐从单科性质的学院向综合大学过渡,甚至出现了不少“巨型大学”,而对于校长们来说,如何协调不同学科的利益、如何准确描述、理解、善待不同的“学科文化”,是十分严峻的挑战。在作者看来,专业化趋势不可逆转,所谓“跨学科”以及“学科交叉”,效果是很有限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学科边界”只会加强,不会消失。(5) 重建“校园文化”。今天的大学校园文化很不理想,为此,作者建议:第一,各大学之间,相互开放课程并承认学分,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在紧邻的不同大学间自由选课。第二,尽可能多地邀请各地著名学者,到大学城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第三,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及趣味,尽可能参加学生的社团活动。第四,尽快完善校园网络建设,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摘自《中国青年报》(京),2007.11.14.⑨] 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范柏乃/姜展鹏/江蕾 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6.9%。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速过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批评。作者认为,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对国外著名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他们成功的教育经验,加快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2)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规范的导师遴选与评估制度,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准和整体素质。(3)实行本学科专业或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专业导师组合的导师组集体培养研究生模式,通过不同导师的知识结构和多种思维优势的有机组合,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教育优势,突破不同研究方向和不同学科之间认识的“盲区”,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开拓研究生的思维,为研究生的学术探索营造更为自由广阔的空间。(4)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增强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效益。(5)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在大学科技园创办企业。(6)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7)借鉴英、美研究生教育评估经验,尽快研究建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摘自《软科学》(成都),2007.5.80~85] 靠什么提高青年教师“教”的水平 徐平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学科专业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育专业解决“如何教”的问题。高校教师职业自然也具有双专业性,只有把“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都解决好了,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上世纪末以来,高校补充的新教师一般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毕业生的比例逐年提高。因而就学科专业知识来说,这些新教师已经具有较高程度。但由于我国大学教师教育的缺乏,那些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新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基本是空白。这就决定了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的必要性。 岗前培训在现阶段对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高校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实践也表明,它存在着很大的局限:(1)培训内容和学时的局限。岗前培训的课程设置少,学时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2)培训授课形式的局限。由于人数较多,只能采取讲授法来授课,无法采用讨论法。这种“满堂灌”的做法,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3)培训机制的局限。目前高校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策,教师参加岗前培训自愿、主动的少;不自愿、被动的多。(4)培训管理的非专业化局限。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局限性,决定了不可能依靠这一培训形式,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解决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知识问题,作者建议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从事高校教师职业前,用1-2年的时间,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获得教育硕士或教育博士文凭;第二步: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期间,利用多种形式,不断增进自己的教育专业知识,直至教师职业终结。[摘自《中国教育报》(京),2007.9.3.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