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人才培养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是沟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之间的桥梁,大学生就业状况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走向,同时折射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和特征。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就业指导工作于学生的职业选择和日后的事业发展以及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至关重要。但事实上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对社会的了解是粗浅的,即缺乏应社会要求而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塑造的自觉意识,亦缺乏适应社会竞争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就业心理准备和必要的择业知识与技巧,迫切需要给予全面而正确的指导。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大学生的成才立业需求出发,从根本上做到就业指导合乎科学、合理有效,则须强化以下十种意识。 1、市场意识。这是由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大背景决定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日臻完善,大学生就业亦必然步入劳动力市场轨道,因此,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发展趋势,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主体平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等基本特征,教育学生辩证地分析和看待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对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使其树立自信自强的自主意识,学会在市场经济提供的广阔舞台中寻求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 2、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如果离开法律的保障,将寸步难行。因此,纳入市场竞争的大学生就业也必然纳入法制轨道,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并日臻完善。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有待完善形成阶段,就业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乃至程序等各个环节处于尚待规范和完善状态,人为因素的干扰还比较突出,从而导致个别用人单位和某些毕业生漠视法规和制度的约束,不惜损害对方利益,擅自毁约。对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从维护大学生就业政策和规程的严肃性与大学生正当利益的高度出发,切实强化法律意识,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构建相应的利益制约机制,教育引导和约束大学毕业生认真严肃对待自己和社会的选择。 3、信息意识。信息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指导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它包括国家、地方和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原则、规定及就业形势因素分析资料、社会用人信息等等。所有这些是我们就业指导工作者指导大学生择业的基础。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者要树立信息意识,多方联系,调查分析,广泛收集信息,既要充分了解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方针和社会各部门、各领域的用人信息,亦要通过座谈、调查的方式了解分析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价值取向,做到知己知彼,把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用以指导大学生正确择业。同时,作为就业指导工作者还要加强与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深入社会用人单位,分别通过与已工作的毕业生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进行座谈、访谈等多种形式,调查了解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状况、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等情况以及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这些来自一线最直接的信息资源朴素、真切而翔实,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将其反馈到在校学生以指导他们做好学涯规划和职涯规划;将其反馈到学校决策者以作为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 4、公正意识。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利益双方之间主体的平等性。大学生作为就业主体在择业行为的选择上是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者树立公正意识,讲求职业道德。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表现参差不齐,能力、学业、综合素质各有差别,但他们具有信息共享、接受就业指导的同等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从择优推荐就业的原则出发,我们还必须按照综合素质的高低程度择优推荐、择优提供择业机会,根据不同人的志趣、特点分别予以指导,尽可能使他们的合理要求得以满足,正当需要得以实现。公正意识体现了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道德良心。 5、导向意识。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利益引导和育人导向的价值功能。就业指导工作者应树立导向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环节在整个学校教育与管理中的杠杆作用和导引功能。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导引。一方面,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大学生明确社会需要什么规格、具备怎样素质的人才,使他们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培养。同时结合德、智、体、能等综合测评,通过体现择优推荐就业的原则,展示其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导向性作用,以促进对全体在校生的教育与管理。 6、超前意识。毋庸讳言,我们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当程度上关注的是学生求职时所能遭遇的具体问题,把指导的着眼点放在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程序和形势政策的分析阐释上,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大学生就业指导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存在于整个大学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应树立超前意识,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职业道德、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给予全面地指导和教育,并应贯穿于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和各个环节。那种到毕业前夕的突击性指导、简单化说教,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科学建构及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的形成往往已无多大裨益。从此意义上说,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树立超前意识,从大学伊始即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将专业教育、学涯规划、职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生科学地进行学涯规划和职涯规划,以更好地成才,顺应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7、服务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指导其正确择业、顺利走向社会,是每个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工作的本质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想学生所想,耐心听取学生的合理要求,解答学生关心和提出的疑难问题,开辟就业政策、形势与信息宣传阵地,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调查分析毕业生关心的问题,设定就业咨询日,义务解答毕业生提出的各种疑问,成立大学生职涯规划协会,指导和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进行职涯规划,义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试,等等。多渠道多方式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力求做到有问必答,有难必帮,全心全意为毕业生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