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传统经济学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人,企业的全部活动都是为股东服务的,因此,企业是股东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工具。① 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却主张:所有的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有参加企业决策的权利,管理者负有服务于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信托责任,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促进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②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多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企业的所有者不能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供应商和债权人等都是企业的所有人。企业的风险不是由股东全部承担,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也在承担着企业的风险。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是独立的、平等的,他们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 经济学家们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和类型的认识不尽一致。查克汉姆按照相关利益群体与企业是否存在交易性合同关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③ 克拉克逊根据与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④ 威勒根据社会维度的紧密性差别,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种:一级社会利益相关者,指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如顾客、雇员等;二级社会利益相关者,指通过社会性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关系的,如居民、相关团体等;一级非社会利益相关者,指与企业有直接关系但不与具体人发生联系的,如自然环境等;二级非社会利益相关者,指与企业有直接关系但不与具体人发生联系的,如人类物种等。卡罗提出了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根据利益相关者与公司关系的正式性,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另一种是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战略利益相关者和环境利益相关者。⑤ 笔者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尽管利益相关者理论有许多合理和可以借鉴之处,但由于在企业中股东的利益是企业的核心利益,企业为股东考虑是一个责任制问题。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该是公司正常运转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不应该是公司存在的目的。在公司治理实践中,不能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某种合理性作为彻底改变公司的权利和责任基本框架的理由。由此,笔者认为企业不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二、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与企业不同,大学(本文主要指公立大学)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股东,没有人能够获得大学的剩余利润,每一个人或每一类人都不能对大学行使独立控制权,大学只能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控制,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借鉴前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根据利益相关者与大学的密切程度,可以把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教师肩负着教学、科研与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没有教师,大学就不能存在。同样,学校兴则教师兴,教师会因学校的发展而升值和荣耀,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回报。学生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和“产品”,学校发展则意味着会有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意味着学生文凭的升值,意味着学生好的就业前景和好的未来收益。管理人员是大学运行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服务者,大学发展则意味着他们会有较高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与敬仰,会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第二层次是重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校友和财政拨款者。校友是学校已经输出了的“产品”,但校友始终与母校有着深层次的联系。母校的发展意味着校友在不用支付额外费用的情况下文凭的“含金量”会大幅度增加,可以成为母校发展的“搭便车”者。由于大学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政府始终是大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如果大学发展,则政府的财政拨款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扩大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第三层次是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与学校有契约关系的当事人,如科研经费提供者、产学研合作者、贷款提供者等。科研经费提供者的直接对象是学校的科研人员,学校发展得好,有利于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进而也有利于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发挥科研经费的最大效益,从而使科研经费提供者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样,学校的发展会给作为学校产学研合作对象的企业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利益,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企业的直接利益。如学校发展意味着扩大了企业合作者——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了社会声誉,会对企业和产品产生积极的广告效应,提高企业产学研合作成果的效益。学校的发展也能降低贷款提供者的投资风险,保护贷款提供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层次是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社区和社会公众等。现代社会,大学已经融入了当地社区的生活,大学的影响已经扩散到社区生活的多个方面。大学的发展会给当地社区带来各种利益,包括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利益。如大学发展可以拉动当地消费,可以通过大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其他社会服务促进社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大学发展也可以扩大当地社区的社会影响,提高社区的知名度。社会公众,一方面作为纳税人与学校有着一定的经济上的联系,另一方面,大学的发展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进而保护和增加社会公众的利益。 如前所述,传统经济学理论尊奉“股东至上”的原则,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则强调要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作为企业出资者的股东仍然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那么,大学的决策应该以谁的利益为重呢?是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还是校友、政府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果我们以教师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大学的决策不能完全为教师的利益服务;我们也不能以学生利益的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因为培养学生,不能不计成本,不能牺牲教师、管理人员的利益;当然,我们也不能以管理人员利益的最大化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大学的决策必须在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不能走向任何一个极端,仅仅强调某一方面的利益。因此,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决策必须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能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