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41.21;G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477(2007)02-0038-0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兼顾各方面利益,使人民利益得到保障,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凸显。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他们既承载着家长的高期望值,也承载着社会的希望。他们的就业难问题,尤其是大量农村籍大学生无法就业,给政府和社会造成极大压力,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虽然中央、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大学生摆脱目前的困境,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新的就业矛盾不断出现,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不容我们忽视。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导致的系列社会问题 (一)教育致贫背后隐含的教育风险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2月8日报道,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共同发布了《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透过这个信息,可以看到教育风险时代正在悄悄来临,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知识神话与市场经济短兵相接的可能性结果。教育之所以会成为多数城乡居民的头号家庭开支,不仅是出于社会人本身的权利需求,其中更隐含了人们的心理预期: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样,对教育的投入便包含了一种投资特性,即人们希望不断累加的教育投入能在若干年后带来一个较为丰厚的回报,以此改变孩子的命运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可是一直具有长期性稳定性高回报的教育投资,正在逐渐步入高风险区域。产业化运作带来的教育成本过高使普通家庭经济不堪重负,而高等教育的“含金量”下降、大学生及高学历者日益凸显的就业难现状、因“扩招”而导致“过剩”、因“过剩”而引发的“深造”风和过度教育现象,不但使教育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更使千万个普通家庭经济因循环投入而发生恶化。不仅使普通家庭的教育投资回报率大打折扣,更进而影响到其对投资教育的信心——成本低回报使得教育风险度也在逐步凝聚。 (二)低收入家庭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因和目标产生了怀疑 “知识改变命运”。在大学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免缴学费的年代,十年苦读,考上大学是城乡低收入家庭子弟改变前途,家庭改善生活最主要的途径。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城乡低收入家庭子弟大都没有享受到优质中小学教育,处于劣势地位,考入大学就读者居少数,暴露了教育的不公正。近年来高校的扩招虽然使这种不公正现象得到缓和,但是高等教育学费的大幅增长,涨幅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扩招虽然增加了城乡低收入家庭子弟上大学的机会,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却不得不使人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因和目标产生质疑。 (三)就业难造成社会财富和人才极大地浪费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资源中一个优秀的群体,对于他们的培养,国家和其家庭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年均教育成本最低为1.2万元。按各高校学费的最低限4000元计,学生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比例也在33%左右(而国外通常在13%~15%),且不论还要负担除学费以外的其他费用。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农村生源已占大多数,这意味着农民已成为高等教育投入的主体,农民为高教改革付出了更多的成本。毕业后长期待业,使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荒废,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知识、人才的极大浪费。国家和农民家庭以巨大投入培养出的人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能真正体现出他们回报社会的价值,展示他们的才华。 (四)不能就业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有被社会边缘化,沦为新的弱势群体的可能 我国的农民是当今社会中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而严峻的就业现状使毕业后回到户籍所在地的农家子弟成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缺少实践经验,缺少创业资金,有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放不下大学生的架子,有的更不愿意面对现实。这部分年轻人年龄大都在25~30岁之间,经济上难以自主。既就不了业,也成不了家,悲观绝望。对前途的渺茫和命运的不公表现出愤愤不平,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厌世心态摧毁了他们的心灵。永远偿还不清的债务,压弯了那些为高等教育做出过巨大贡献,渴望过上小康生活的善良的贫困农民的脊梁。 (五)辍学率升高,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农村“普九”教育的难度加大 国家要振兴,教育需先行。农村“普九”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农民家庭和子女看不到希望,一片茫然。贫困地区的农民供养孩子上大学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改变孩子的命运,能给家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既然这一切都成为泡影,家长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子女的厌学情绪日增,教学质量下滑的趋势难以遏制。生源不稳定,初中生流失多,有些乡镇的高中生也出现了大面积辍学,高中教育萎缩,走向了恶性循环。这种状况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初衷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