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18(2007)03-0055-03 一、近年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激进特征 在世界经济实力竞争和教育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形势下,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在思想观念、制度安排和行动计划上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在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化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政策也体现出非“渐进主义”的激进特征,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很激进的改革”[1]。政策的激进特征,是指政策为急剧改变现存事物的特征而采取行动,是一个中性概念,在政策制定上,表现为当机立断,采取果断决策;在政策执行上,表现为雷厉风行,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 这样的激进特征在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规模发展和远程教育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上,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一系列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相继颁布和实施。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方面,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的体制已经基本形成,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路径正在形成;在投资体制方面,正在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体制;在管理体制方面,在共建共管、合作办学、学校合并、协作办学和转由地方政府管理等五种形式的改革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并正在逐步加强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统筹管理;在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方面,目前已普遍实行3+X的考试改革方案;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主动适应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正在增强。高等教育体制越来越符合我国国情,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总之,通过各项改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在短短十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上,自从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政策实施以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都以3倍甚至4倍的速率增长”[2],“如今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在学人数超过2300万。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3]。 在高等教育远程教育上,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通过系列政策制定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 通过一系列激进的政策决定,我国高等教育致力于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稳健趋向 与激进的政策相对应,稳健的政策致力于为稳步有力地改变现存事物的特征而采取行动,往往表现为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地采取行动,它运用于需要深思熟虑和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的政策问题。在政策制定上,需要收集更为全面的信息,借鉴多种经验;在政策执行上,需要稳扎稳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措施,以期高质量地实现政策目标。它与政策制定的渐进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追求稳健的同时,并不总是拘泥于对原有政策的修修补补,而是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采取对原有政策修补的方式,也可能制定全新的政策方案。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和发展,新问题和新情况也不断涌现出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多样化问题和质量问题成为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成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政策需要特别关注的领域。我国极大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特征决定了解决公平问题的艰难性;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时期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在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问题的长期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和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决定了质量问题的普遍性。质量问题与多样化问题和公平问题相互联系,多样化问题的解决有益于质量问题和公平问题的解决;没有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公平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无从谈起。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特征决定了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稳健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也预示着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稳健趋向。 第一,公平问题。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意味着教育利益的重新分配,当我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以高考成绩作为统一的标准录取学生时,这种高考政策无疑为每一个追求发展的人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高等教育成为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成为弱势群体获得发展的有效阶梯。但是,由于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国在1989年开始试行高等学校收费政策,到目前为止,由于不断提高缴费标准,我国高等学校的生均学费已接近5000元。 然而,“十几年来,高等教育费用的涨幅远超过同期国民收入和居民平均收入的增长速度。”[4] 而且,当前我国贫富悬殊相当严重,区域和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那些付费能力较低或者根本没有能力付费的学生就可能面对这笔不小的负担望而却步,这样,一部分品学兼优但是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可能被排除在高等教育大门之外。“这意味着教育机会的分配机制向不利于劣势阶层家庭的方向演进。在现阶段配套政策和措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扩招减低教育不平等的作用不但有限,相反农村和城市贫民阶层子弟的教育机会有进一步受挫的可能。”[5] 高等教育这一主要促进普通社会成员通向精英地位的社会流动路径有可能将在一定程度上堵塞,这将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在贫富阶层间的极度不平衡分配,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突出问题。显然,加大力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政策干预刻不容缓。